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阳日(太陽日)  拼音:tài yáng rì
根据太阳位置周期变化的计日方式。「真太阳日」以太阳实际位置计算,例如太阳通过子午线时刻,称为「正午」,两次正午之间为「真太阳日」。由于地球椭圆的公转轨道,以及太阳轨迹并非在赤道上,每个真太阳日长短不同。日常生活钟表使用「平太阳日」,是全年真太阳日的平均值。每个平均太阳日为24小时。
《国语辞典》:摩旗相助  拼音:mó qí xiāng zhù
摩,挥动。摩旗相助比喻尽心相帮助。《西游记》第三三回:「说了誓,将身一纵,把尾子趬了一趬,跳在南天门前,谢了哪吒太子摩旗相助之功。」
《国语辞典》:目成心许(目成心许)  拼音:mù chéng xīn xǔ
男女相慕,目光传情,两心相许。明。梅鼎祚《玉合记》第六出:「罗敷知他有夫,不著紧目成心许,虽多梦见,此生应见稀。」
《国语辞典》:噬指弃薪(噬指弃薪)  拼音:shì zhǐ qì xīn
东汉蔡顺母子心相感通的故事。蔡顺侍母至孝,尝出求薪,后有客至,其母望顺不还,乃自噬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见《后汉书。卷三九。周磐传》。后用以比喻母子眷念之情。
《国语辞典》:丹诚相许(丹诚相许)  拼音:dān chéng xiāng xǔ
以赤诚的心相对待。如:「他俩是丹诚相许的好朋友,情同手足。」
《漢語大詞典》:扼臂啮指(搤臂嚙指)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曾子 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 曾母 曰:‘愿留, 参 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 曾子 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汉书·周磐传:“ 磐 同郡 蔡顺 ……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清 钱谦益 《故福建建宁府推官待赠吏科给事嘉善柯君墓志铭》:“君初举进士观政,得 赠公 家书,心动曰:‘无病何以非手跡耶?’请急驰归。及门而 赠公 病革矣……人以是知搤臂嚙指,古孝子非虚语也。”
《漢語大詞典》:谦泰(謙泰)
《谦》《泰》卦名。易·谦:“《谦》,亨,君子有终。” 孔颖达 疏:“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爻辞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传:“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又《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遂以“谦泰”谓君主能礼贤下士、君臣同心相交。 宋 孔文仲 《制科策》:“陛下固宜法《谦》《泰》之有餘,岂可用《小畜》之不足?”参阅易·谦易·泰
《漢語大詞典》:碰蛋
壮 族男女青年表示真心相爱的一种活动。《广西壮族文学》第五编第二章:“碰蛋是男女青年表示自己已经真心相爱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在双方对唱到诚心相爱的时候才举行的。事前,参加歌圩的青年男女,都各备有各种颜色染成的熟蛋多只,装在丝线网里吊在胸前。举行碰蛋时,双方把蛋拿在手里,碰破一个又一个,一面还唱结交定情的情歌。”
《漢語大詞典》:鸣鹤之应(鳴鶴之應)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王弼 注:“立诚篤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 孔颖达 疏:“处於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明 张居正 《〈玉林清赏诗〉序》:“迺今穴居名彦,大夫垂访,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鏘鏘焉。夫亦行古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目挑心悦
眉眼传情,两心相悦。 明 汪道昆 《高唐梦》:“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红颊嫣然,一笑倾人国。説甚么目挑心悦;便教他 毛嬙 、 西子 ,总非同列。”
《國語辭典》:目窕心与(目窕心與)  拼音:mù tiǎo xīn yǔ
窕,挑、逗引。「目窕心与」指眼眉逗引,内心相许。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