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心肝锦绣
 
绣为肠
 
肝肠锦绣
  
锦缠肠胃
 
锦肠珠唾
 
锦肠绣肺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九〈李白三·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3539~2~
紫云仙季,有英风焉,吾家见之,若众星之有月。贵则天王之令弟,宝则海岳之奇精。游者所谓风生玉林,清明萧洒,真不虚也。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因抚掌大笑,扬眉当之。使王澄再闻,亦复绝倒。观夫笔走群象,思通神明,龙章炳然,可得而见。岁十二月,拜省于淮南,思白华之长吟,眺黄云之晚色。目断心尽,情悬高堂,倾兰醑而送行,赫金鞍而照地,错毂蹲野,朝英满筵。非才名动时,何以及此?日落酒罢,前山阴烟,殷勤惠言吾道东坐。想洛桥春色,先到淮城,见千条之绿柳,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群公赋诗,以光荣饯。
典故  
心肝吐尽
  
狗苟蝇营
  
谢穷鬼
 
送穷文
  
韩氏有文曾饯汝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送穷文〉~5640~2~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长,牛系轭下,引帆上墙,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长,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广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馀。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糗长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贵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我雠冤。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玉,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漢語大詞典》:锦绣肝肠(錦繡肝腸)
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 紫云仙 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宋 刘过 《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説,鸣琴手段,教儂重吐,锦绣肝肠。”亦作“ 锦綉心肠 ”。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李翰林》曲:“珠璣咳唾,锦綉心肠。”亦省作“ 锦绣肠 ”。 宋 苏轼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复次前韵》:“平生锦绣肠,蚤岁藜莧腹。”《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珠璣笔墨锦绣肠,谁説无妨却有妨。”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五鬼  拼音:wǔ guǐ
1.知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鬼。见唐。韩愈〈送穷文〉。
2.南唐李璟所用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查文徽等五位奸邪的臣子。
3.宋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奸邪险伪,时称为「五鬼」。见《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漢語大詞典》:文穷(文窮)
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 唐 韩愈 《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中秋解宜春郡印》词:“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國語辭典》:齑盐(虀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宋。朱松 招友生诗:「读书有味齑盐好,对境无情梦寐清。」《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守儒业平登显职,受齑盐坐享堂食。」也作「齑盐」。
《國語辭典》:齑盐(齏鹽)  拼音:jī yán
齑,咸菜。盐,盐巴。齑盐指人吃饭只配咸菜和盐。形容非常穷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想著那古来的将相出寒门,则俺这夫妻现受著齑盐困,就似他那蛟龙未得风雷信。」也作「齑盐」。
《漢語大詞典》:送穷鬼(送窮鬼)
旧俗之一。祭送穷鬼。 唐训方 《里语徵实》《四时宝镜》:“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明 陈耀文 天中记·晦日·送穷鬼:“ 高阳氏 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