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匾窄  拼音:biǎn zhǎi
狭窄。《水浒传》第五八回:「高太尉那厮是个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
《國語辭典》:睚眦必报(睚眥必報)  拼音:yá zì bì bào
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也一定要报仇。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后指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此狐快一朝之愤,反以陨身,亦足为睚眦必报者戒也。」
《国语辞典》:偏狭小器(偏狭小器)  拼音:piān xiá xiǎo qì
心胸不广,无法容纳别人。如:「身为主管,待人绝不可偏狭小器。」
《国语辞典》:磊落轶荡(磊落轶荡)  拼音:lěi luò yì dàng
形容心胸坦荡,行为不受拘束。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二。宋万弑闵公》:「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
《国语辞典》:恢宏大度  拼音:huī hóng dà dù
心胸宽大,度量宏远。《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放著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萧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也作「恢廓大度」。
《国语辞典》:恢廓大度  拼音:huī kuò dà dù
心胸宽大,度量宏远。《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也作「恢宏大度」。
《国语辞典》:施恩不望报(施恩不望报)  拼音:shī ēn bù wàng bào
对人好而不求回报。形容人有爱心,而且心胸宽大。《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国语辞典》:心奓体忕(心奓体忕)  拼音:xīn chǐ tǐ tài
心胸宽大而身体安泰、舒适。《文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忕,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国语辞典》:肚囊儿(肚囊儿)  拼音:dù náng ér
1.兽类的腹部。如:「猫熊挺著白肚囊儿吃竹叶,十分可爱。」
2.心胸、胸襟。如:「我倒要瞧瞧这人有多大肚囊儿,能够包容这些大小事。」
《国语辞典》:大人大量  拼音:dà rén dà liàng
形容人心胸宽大,不会记恨。如:「谢谢您大人大量,原谅他无礼的冒犯。」
《国语辞典》:达士通人(达士通人)  拼音:dá shì tōng rén
心胸旷达、学识渊博的人。宋。陆游〈求僧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最胜缘。」
《国语辞典》:达人知命(达人知命)  拼音:dá rén zhī mìng
心胸豁达的人,能安于命运。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达人知命总度外,傀儡场中一例看。」
《国语辞典》:大度豁达(大度豁达)  拼音:dà dù huò dá
心胸宽大、度量宏远。《孤本元明杂剧。流星马。第二折》:「大度豁达义气深,决胜千里辨输赢。」也作「豁达大度」。
《漢語大詞典》:鬲要
膈腰。鬲,通“ 膈 ”;要,腰本字。指心胸。 清 王晫 今世说·豪爽:“﹝ 吴锦雯 ﹞与人交,舒鬲要。”
分類:本字心胸
《漢語大詞典》:憋闷(憋悶)
由于透不出气而心胸发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突然有两只大手卡住了他的喉管。多憋闷呵,他一丝一毫也喊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