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领(心領)  拼音:xīn lǐng
1.心中有所领悟。如:「心领神会」。
2.婉拒别人好意的客套话。如:「您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是绝不能收的。」
《國語辭典》:心领神会(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心里便已明白。《红楼梦》第六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也作「心领神悟」。
《國語辭典》:心领神会(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心里便已明白。《红楼梦》第六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也作「心领神悟」。
《漢語大詞典》:心领神悟(心領神悟)
见“ 心领神会 ”。
《國語辭典》:心领神会(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心里便已明白。《红楼梦》第六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也作「心领神悟」。
《漢語大詞典》:心领意会(心領意會)
见“ 心领神会 ”。
《國語辭典》:心领神会(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心里便已明白。《红楼梦》第六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也作「心领神悟」。
《國語辭典》:意会(意會)  拼音:yì huì
心中领会。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五。演习部。教白》:「此中微渺,但可意会,不可言传。」
《國語辭典》:冥会(冥會)  拼音:míng huì
默悟。《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弘景为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中明镜,遇物便了。」
《漢語大詞典》:默悟
内心领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 洪 曰:‘然师门致知格物之旨,开示来学,学者躬修默悟,不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烦。’”
《國語辭典》:口传心授(口傳心授)  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授教者口头传授,而受教者心中悟解。《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鎗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也作「口授心传」。
心领神会
【俗语佛源】
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谓之「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原来,禅宗反对执著语言文字,主张内心的證明,所谓「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碧岩录》第一则)。不假文字而「心融神会」,这就是禅宗参悟的关键。后在诗文中运用,如元·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德,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又如刘心武《班主任》四:「谢惠敏对他们的『教诲』并不能心领神会,因为她没有丝毫的政治投机心理,她单纯而真诚。」(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