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
词典
11
分类词汇
51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分类词汇
(续上)
必然与自由
翠纶桂饵,反以失鱼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兽穷则啮
入主出奴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漢語大詞典》:
必然与自由
必然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事物本质所规定的联系和趋势;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与自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是自由的基础,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存在。自由不排斥必然,而是包含必然。掌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并达到一定目的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必然与自由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转化和发展。
分類:
必然
然是
是事
客观
规律性
即事
本质
规定
联系
趋势
《漢語大詞典》:
翠纶桂饵,反以失鱼(翠綸桂餌,反以失魚)
《
太平御览
》
卷八三四引
《阙子》
:“ 鲁 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后以“翠纶桂饵,反以失鱼”指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情采
》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分類:
华而不实
必然
《漢語大詞典》: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内在的必然规律。
《
战国策·齐策四
》
:“ 谭拾子 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分類:
展变
内在
必然
规律
《漢語大詞典》:
兽穷则啮(獸窮則齧)
同“兽穷则齧”。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朝诗外传》
卷二:“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七:“兽穷则啮,於是奸 苗 倡言逐客民,復故地,而羣寨争杀百户响应矣。”
分類:
野兽
陷于
绝境
必然
反扑
《國語辭典》:
入主出奴
拼音:
rù zhǔ chū nú
语本唐。
韩愈
原道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指持有门户的成见,重视自己所信仰的,而轻视他人的信仰。《明史。卷二三○。马孟祯传》:「臣子分流别户,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分類:
崇信
必然
排斥
《國語辭典》: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谚语)比喻两强互相争斗,必然会有一方伤败。《三国演义》第六二回:「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解劝,休得争论。」也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分類:
强者
相争
争斗
必然
损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