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痒(發癢)  拼音:fā yǎng
1.因外物的刺激而全身或局部产生想要抓搔的感觉。如:「对海鲜过敏的人,只要吃一点就全身发痒。」
2.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地急著想有所行动。如:「歌迷一知道自己的偶像出专辑,就心里发痒,不买不快。」
《漢語大詞典》:耐痛
能忍受疼痛。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不幸被热水烫了一下,又不耐痛,终于免不得出声叫苦了。”
分類:忍受疼痛
《漢語大詞典》:缩腹(縮腹)
谓忍受饥饿。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始也,缩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於饕餮之所不为。”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隘坚,復退营五里,而粮且尽, 湖 兵五千人请於公,愿得一饱而死敌。公时仅有自齎家粮五十石,与 湖 兵人给之升,而官军缩腹,张目以观。”
分類:忍受饥饿
《漢語大詞典》:痛不可忍
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亦作“痛不堪忍”
《國語辭典》:痛不堪忍  拼音:tòng bù kān rěn
痛苦得不能忍受。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五。陳通判女》:「過嶺下,小石損我足,仆地移時,至今猶痛不堪忍。」也作「痛不可忍」。
《國語辭典》:咬紧牙关(咬緊牙關)  拼音:yǎo jǐn yá guān
比喻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或意志坚定不移。如:「他咬紧牙关,再苦的日子都要撑过去。」也作「咬定牙根」、「咬定牙关」。
《国语辞典》:难以消受(难以消受)  拼音:nán yǐ xiāo shòu
不容易忍受。如:「为了搬家的事情,整日忙进忙出的,实在让我难以消受。」
《国语辞典》:忍耻偷生(忍耻偷生)  拼音:rěn chǐ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西游记》第九回:「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腼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也作「忍垢偷生」、「忍辱偷生」。
《国语辞典》:忍饥受饿(忍饥受饿)  拼音:rěn jī shòu è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贫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们枉自在此忍饥受饿,不若将后面梨园卖了,买匹好马,干些本分求财的勾当,却不快活!」也作「忍饥挨饿」。
《国语辞典》:忍饥受渴(忍饥受渴)  拼音:rěn jī shòu kě
忍受饥饿口渴。形容生活贫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忍饥受渴终难过,须投分义旧情亲。」
《国语辞典》:忍辱含羞  拼音:rěn rù hán xiū
忍受羞辱。《西游记》第七二回:「我要打他,恐怕污了棍子,又怕低了名头,是以不曾动棍,只变做一个饿老鹰,彫了他的衣服,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辱偷生  拼音:rěn rù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三国演义》第八回:「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也作「忍垢偷生」、「忍耻偷生」。
《国语辞典》:忍尤含诟(忍尤含诟)  拼音:rěn yóu hán gòu
能忍受罪过,含容耻辱。语本《楚辞。屈原。离骚》:「屈心而折志兮,忍尤而攘诟。」也作「忍尤含垢」。
《国语辞典》:忍耻含羞(忍耻含羞)  拼音:rěn chǐ hán xiū
忍受羞辱。《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得忍耻含羞。」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耻含垢(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忍受羞辱。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含羞忍辱  拼音:hán xiū rěn rù
怀著羞愤,忍受耻辱。《红楼梦》第三○回:「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
分类:忍受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