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鞭先着(一鞭先著)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国语辞典》:神分志夺(神分志夺)  拼音:shén fēn zhì duó
精神分散,志气丧失。《元史。卷一八六。张桢传》:「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籍籍,神分志夺,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忧乎?」
《国语辞典》:激昂慷慨  拼音:jī áng kāng kǎi
情绪激烈,志气高昂。如:「听了他这番话,大家无不激昂慷慨,热血奔腾。」也作「慷慨激烈」、「慷慨激昂」。
《国语辞典》:人穷志不穷(人穷志不穷)  拼音:rén qióng zhì bù qióng
虽然生活贫困,志气却不被磨灭。如:「我人穷志不穷,绝不会向人摇尾乞怜。」
《国语辞典》:好汉惜好汉(好汉惜好汉)  拼音:hǎo hàn xí hǎo hàn
(谚语)有才能有志气的人,彼此赏识爱惜。《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国语辞典》: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谚语)比喻人若坚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志气。《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国语辞典》: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拼音:hǎo nán bù chī fēn jiā fàn,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谚语)比喻人有志气,不靠父母馀荫度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也作「好男不吃婚时饭,女子不著嫁时衣」。
《国语辞典》: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长风破万里浪)  拼音:chéng cháng fēng pò wàn lǐ làng
长风,自远处刮来强劲的风。乘长风破万里浪比喻人志气豪迈雄壮,不畏艰难。《南史。卷三七。宗悫传》:「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国语辞典》:好汉不论出身低(好汉不论出身低)  拼音:hǎo hàn bù lùn chū shēn dī
(谚语)有志气的人不怕出身低微,只要肯奋发向上,终能有所成就。《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国语辞典》:好汉不怕出身低(好汉不怕出身低)  拼音:hǎo hàn bù pà chū shēn dī
(谚语)有志气的人不怕出身低微,只要肯奋发向上,终能有所成就。《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俗话儿说的『行行出状元』,又说『好汉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没有好人哪!」
《国语辞典》:志大心高  拼音:zhì dà xīn gāo
志气远大而自视甚高。《红楼梦》第四六回:「你可遂了素日志大心高的愿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
《国语辞典》:志能之士  拼音:zhì néng zhī shì
有志气、有才干的人。《后汉书。卷二二。朱祐等传》论曰:「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国语辞典》:志气凌云(志气凌云)  拼音:zhì qì líng yún
志气超越云霄。形容志向宏远,意气昂扬。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如今状貌堂堂,威风赳赳,志气凌云。」《孤本元明杂剧。陈仓路。头折》:「志气凌云贯斗牛,老当益壮鬓霜秋。」
《国语辞典》:志冲斗牛(志冲斗牛)  拼音:zhì chōng dǒu niú
形容志气高昂,上冲星空。《孤本元明杂剧。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斗牛,气吐凌云,如此雄威。」也作「气冲斗牛」、「气冲牛斗」。
《国语辞典》:有志之士  拼音:yǒu zhì zhī shì
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