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对山林哀乐未忘怀
 
相关人物
孔子


《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知北游〉~765~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典故
忘怀无物我


《昭明文选》卷三十一〈诗庚·杂拟下·杂体诗三十首·休上人别怨〉~480~
太素既已分。吹万著形兆。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思乘扶摇翰。卓然淩风矫。静观尺棰义。理足未常少。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浪?无蚩妍。然后君子道。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机巧。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國語辭典》:忘怀(忘懷)  拼音:wàng huái
忘却、不系恋于事物。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红楼梦》第二四回:「他原是富贵公子的口角,那里还把这个放在心上,因而便忘怀了。」
《分类字锦》:忘怀兼应(忘怀兼应)
祖台之道论大道以至虚顺通圣人以忘怀兼应
分类:
《國語辭典》:下怀(下懷)  拼音:xià huái
谦称自己的心意。《红楼梦》第一○回:「就请先生进去看看儿妇,仰仗高明,以释下怀。」《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九回:「紫旒正在没处消遣,听了这话,正合下怀。」
《漢語大詞典》:下脐(下臍)
忘怀。 清 黄宗羲 《陆周明墓志铭》:“华屋甫田,婚嫁有无,人情等尔,亦唯是胸中耿耿者未易下脐。”
分類:忘怀
《國語辭典》:感佩  拼音:gǎn pèi
1.感激不忘,如佩不离身。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感佩恩私,不知所喻。」《红楼梦》第九三回:「倘使得备奔走,糊口有资,屋乌之爱,感佩无涯矣。」
2.感动钦佩。如:「他奋勇救人、不顾危险的行为,实在让人衷心感佩。」宋。苏轼〈答临江军知军启〉:「感佩之至,笔舌难宣。」
《國語辭典》:介介  拼音:jiè jiè
1.分隔。《楚辞。刘向。九叹。惜贤》:「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2.心有所存,不能忘怀。《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聊斋志异。卷一。青凤》:「诚然,但使人不能无介介耳。」
3.孤高耿直,有节操。唐。韩愈 河南府法曹参军卢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铭:「法曹之终,诸子实幼,茕茕其哀,介介其守。」
4.拟声词。形容呼吸时喉咙所发出的声音。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五。宣城冤梦》:「夜中惊魇,叔呼之不应,撼之数十,但喉中介介作声。」
《漢語大詞典》:遗虑(遺慮)
(1).馀念;其他的想法。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敍。”
(2).抛弃俗念;忘怀得失。《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求仁既自我,玄风岂外慕。直置忘所宰,萧散得遗虑。” 李善 注:“ 谢灵运 《越岭溪行》诗曰: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宋史·隐逸传中·张愈》:“清意何穷,真心自得,放言遗虑,何荣何辱?”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一:“遗虑繁景外,抗志高山岑。”
《漢語大詞典》:醳然
消释貌;忘怀貌。 明 王世贞 《别子与》诗:“蓬累世事岂足齿,所不醳然千载名。”
分類:消释忘怀
《国语辞典》:梦劳魂想(梦劳魂想)  拼音:mèng láo hún xiǎng
睡梦中也无法忘怀。形容思念深切。明。高濂《玉簪记》第七出:「我媳妇孤身在那方,痛杀我梦劳魂想。」
《国语辞典》:时刻不忘(时刻不忘)  拼音:shí kè bù wàng
时时牢记在心,不稍忘怀。如:「自从负笈他乡后,他时刻不忘地想念著父母。」《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众人又多有笑他忘了父仇的事,已渐冷径,没人提起了。怎知世名日夜提心吊胆,时刻不忘!」
《国语辞典》:教泽永怀(教泽永怀)  拼音:jiào zé yǒng huái
用于哀挽师长之丧的题辞。指师长的教育恩泽永难忘怀。
《国语辞典》:永生难忘(永生难忘)  拼音:yǒng shēng nán wàng
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忘怀。如:「这次旅行,沿途的山光水色,令人永生难忘。」
《国语辞典》:毕生难忘(毕生难忘)  拼音:bì shēng nán wàng
一辈子难以忘怀。如:「战争的伤害是难民毕生难忘的创痛。」
《國語辭典》:对床风雨(對床風雨)  拼音:duì chuáng fēng yǔ
比喻兄弟或亲友相聚,亲密交谈之乐。参见「风雨对床」条。宋。辛弃疾 永遇乐。烈日秋霜词:「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