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郁陶(欝陶)
(1).忧郁貌。 清 李渔 《慎鸾交·庵遇》:“喜同儕慰人寂寥,怪同儕增人欝陶。”
(2).酣畅貌;欣悦貌。 宋 沈遘 《七言西太乙宫致斋遣兴》之一:“城中暑雨方欝陶,城外秋风已萧瑟。” 宋 沈辽 《答金山禅师》诗:“ 远公 手扎远相招, 陶令 怀归正欝陶。”
《國語辭典》:油油  拼音:yóu yóu
1.和谨、恭敬的样子。《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巳,三爵而油油以退。」
2.草木有光泽的样子。如:「绿油油」。《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3.流动顺畅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江湘油油,长流汨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
《國語辭典》:九回肠(九迴腸)  拼音:jiǔ huí cháng
语本《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愁肠回转旋绕。比喻忧思到了极点。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國語辭典》:郁纡(鬱紆)  拼音:yù yū
忧愁萦回缠绕。《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郁纡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漢語大詞典》:伤今(傷今)
忧思今日。常用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漫赢得、伤今感旧。”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伤今悼古,牢笼百态,可以超迈当世者,则於覆瓿集见之。”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附记:这一篇没有能够刊出,大约是被抽去了的,盖双十盛典,‘伤今’固难,‘怀古’也不易了。”
《國語辭典》:怀忧(懷憂)  拼音:huái yōu
心怀忧虑。《三国演义》第九一回:「臣不能速平南方,使主上怀忧:臣之罪也。」《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匈奴增添人马,三路攻击。飞报至紧,文帝怀忧。」
《國語辭典》:忉忉  拼音:dāo dāo
忧心的样子。《诗经。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
《國語辭典》:郁结(鬱結)  拼音:yù jié
1.积聚不舒畅。《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民愁郁结,起入贼党,官辄兴兵,诛讨其罪。」《红楼梦》第一回:「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便郁结著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也作「郁积」。
2.高出的样子。《文选。枚乘。七发》:「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
《國語辭典》:悱恻(悱惻)  拼音:fěi cè
悲切动人的样子。如:「缠绵悱恻」。
分類:忧思抑郁
《漢語大詞典》:钦钦(欽欽)
(1).忧思难忘貌。《诗·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郑玄 笺:“思望而忧之。”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今吾子乃始钦钦思易吾病,不亦惑乎?”
(2).谨慎戒惧貌。三国志·吴志·朱然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古之名将能功名者,皆是谨重周密,乃能有成,如 吴汉 、 朱然 ,终日钦钦,常如对陈,须学这样底方可。”
(3).乐于进取貌。 章炳麟 《思乡原上》:“ 魏武帝 变以乐府赋颂, 文皇 业之, 明皇 接之,使士人钦钦,慕功利,哀窈窕,故不坑儒而端自息。”
(4).张口呵气貌。释名·释姿容:“欠,钦也。开张其口脣,钦钦然也。”
(5).钟声。《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孔颖达 疏:“此钦钦亦钟声也。”
《漢語大詞典》:永伤(永傷)
长久忧思;长久哀伤。《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红楼梦第八七回:“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 清 恽敬 《女婴圹铭》:“追埋铭于婴之壙前,前五步,志永伤焉。”
《漢語大詞典》:洋然
(1).犹茫然。模糊不清。墨子·经说下:“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谭戒甫 校释:“洋然,犹言汒然;汒洋叠韵联绵字,义得通也。又集韵:‘汒,亦作芒;通作茫。’则茫然,犹言茫昧然,不可知之貌也。”
(2).舒缓自在貌。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 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
忧思貌。 明 宋濂 《凝道记上》:“ 龙门子 仰瞻俯睨,洋然若有得者,乃赋《白云》之歌……歌罢,復北面而叹。”
《漢語大詞典》:惄然
忧思貌。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 楚王 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閔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虽鱼雁不絶,而笑言久旷,勤企盛德,衷肠惄然。” 明 方孝孺 《思亲堂记》:“见人之养亲焉,则心惄然,曰:我亲安在乎?”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有道之士,惄然忧之,矫枉过正,以救末流。”
《漢語大詞典》:舒忧(舒憂)
抒发忧思,忧虑。《楚辞·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汉 刘向 《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紆鬱其难释。”《汉书·谷永传》:“ 汲黯 身外思内,发愤舒忧,遗言 李息 。”
《國語辭典》:攸攸  拼音:yōu yōu
1.辽远的样子。《汉书。卷一○○。叙传下》:「攸攸外寓,闽越、东瓯。」
2.忧思的样子。唐。柳宗元〈答问〉:「攸攸恤恤,卒自祸贼。」
3.短短的。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