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忧民(憂民)  拼音:yōu mín
为民忧思。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國語辭典》:忧国忧民(憂國憂民)  拼音:yōu guó yōu mín
忧虑国家大计和人民疾苦。宋。范仲淹〈谢转礼部侍郎表〉:「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也作「忧民忧国」。
《国语辞典》:忧民忧国(忧民忧国)  拼音:yōu mín yōu guó
忧虑国家大计和民生疾苦。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镜中华发为谁班,忧民忧国减容光。」也作「忧国忧民」。
《漢語大詞典》:病俗
犹言忧民忧俗。
分類:忧民
《漢語大詞典》:贾屈(賈屈)
指 贾谊 和 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均爱国忧民,而终遭不幸,故并称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嘆过 孙阳 ,放同 贾 屈 。”
《漢語大詞典》:戚言(慼言)
谓忧民的言论。书·多方:“ 有夏 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 孔 传:“不肯忧言於民。”
忧戚的言词。鬼谷子·权:“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 陶弘景 注:“戚者,忧也,谓象忧戚而陈言也。”
《漢語大詞典》:慢怛
谓心胸广大,忧民之忧。大戴礼记·主言:“徵歛於百姓,非以充府库也。慢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有餘。” 王聘珍 解诂:“慢,宽缓也。怛,忧伤也。慢怛,谓君心广大,忧民之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