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7,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矜念
远念
下念
世念
遥念
念奴
系念
忧念
念国
眷念
静念
罔念
尘念
念咎
关念
《漢語大詞典》:矜念
怜念。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丞相矜念小民,谓不教而诛,有辜帝仁。”《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吾主矜念皇叔身无所处,不爱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 钱基博 《吴禄贞传》:“汝曹为国家效命疆埸,国家矜念之不暇,何心飢汝曹。”
分類:怜念
《漢語大詞典》:远念(遠念)
对远方人或物的思念。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远念长想,超然自失。” 明 高启 《送倪雅》诗:“文游结深欢,离别生远念。”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此系老病,服药数天即愈,乞勿远念为要。”
《骈字类编》:下念
后汉书邓皇后纪见上述下
《漢語大詞典》:世念
尘世之念。俗念。 宋 陆游 《泛舟自中堰入湖》诗:“冷落人情见,衰迟世念阑。” 宋 陆游 《自嘲老态》诗:“世念秋毫尽,浑如学语儿。”
分類:尘世俗念
《國語辭典》:遥念(遙念)  拼音:yáo niàn
遐想,漫无思绪的思考。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也作「遥怀」、「遥想」、「遥思」。
分類:思念远处
《漢語大詞典》:念奴
唐 天宝 长安 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力士 传呼觅 念奴 , 念奴 潜伴诸郎宿。”自注:“ 念奴 , 天寳 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 严安之 、 韦黄裳 辈闢易而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 遣 高力士 大呼於楼上曰:‘欲遣 念奴 唱歌, 邠二十五郎 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詔。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 玄宗 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 宋 柳永 《木兰花》词:“ 心娘 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 念奴 羞,不怕掌中 飞燕 妒。” 清 陈维嵩 《眼儿媚·过城南小曲感旧》词:“青楼斜拂小春池,池上緑杨枝; 态奴 歌管, 念奴 絃索,唱尽新词。”
《國語辭典》:系念  拼音:xì niàn
挂念。也作「系念」。
《國語辭典》:系念(繫念)  拼音:xì niàn
挂念。《三国演义》第八回:「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也作「系念」。
《漢語大詞典》:忧念(憂念)
忧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 吕 、少主耳。”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三国演义》第六三回:“ 马良 礼毕,曰:‘ 荆州 平安,不劳主公忧念。’”
分類:忧念忧虑
《韵府拾遗 职韵》:念国(念国)
后汉书孔融传晁错念国遘祸于𡊮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
分类:念国
《國語辭典》:眷念  拼音:juàn niàn
思念、怀念。《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
《漢語大詞典》:静念
(1).沉思默念。陈书·宣帝纪:“兴言静念,夕惕怀抱。” 唐 聂夷中 《过比干墓》诗:“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清 厉鹗 《雪晴》诗:“苕颖行有时,静念造物恩。”
(2).使思想感情宁静、澄净。云笈七籤卷三六:“忌见一切生血物,宜斋戒静念。”
《漢語大詞典》:罔念
谓不思为善。书·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孔 传:“惟圣人无念於善则为狂人,惟狂人能念於善则为圣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终,忘缔搆之艰难,谓天命之可恃……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
分類:不思为善
《國語辭典》:尘念(塵念)  拼音:chén niàn
世俗名利、富贵等杂念。唐。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分類:尘念尘俗
《漢語大詞典》:念咎
反省过失。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昊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祇悔。” 宋 朱熹 《书先吏部韦斋记铭并刘范二公帖后》:“使永永奉承,不至失坠,庶几得以少伸省愆念咎之万一。”
《漢語大詞典》:关念(關念)
关心挂念。 五代 齐己 《闭门》诗:“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之二五:“岭海八年,亲友旷絶,亦未尝关念。” 茅盾 《子夜》四:“然而一心关念着讨债不着的 曾沧海 却竟忽略了这个不懂规矩,他截断了 阿二 的话,拍着桌子怒喊。”
分類:关心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