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一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
《國語辭典》:搆思  拼音:gòu sī
构想,运用心思。《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约制郊居赋,搆思积时,犹未都毕,示筠草。」也作「构思」。
《國語辭典》:构思(構思)  拼音:gòu sī
运用心思。常指写文章或创作艺术前所用的思考。《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也作「搆思」。
《漢語大詞典》:元思
玄思。精深的思维。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列图史以考玩,殫元思于今昔。”元,一本作“ 玄 ”。
分類:精深思维
《漢語大詞典》:口算
(1).亦作“ 口筭 ”。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后汉书·安帝纪:“辛卯,詔以三辅比遭寇乱,人庶流宂,除三年逋租、过更、口筭、芻稾。”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汉书·食货志上“常有更赋,罢癃咸出”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虽老病者,皆復出口算。” 唐 刘禹锡 《和州刺史厅壁记》:“初 开元 詔书以口筭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 宋 朱熹 《策问》:“间者天子数下宽大詔书,弛民市征口筭与夫逃赋役者之布。”
(2).按牲畜的头数所征的赋税。旧唐书·崔从传:“ 扬府 旧有货麴之利,资产奴婢交易者,皆有贯率,羊有口算,每岁收利以给用, 从 悉除之。”
(3).也称心算。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运算过程。
《漢語大詞典》:起度
谓启发其思维。 清 钱谦益 《复徐巨源书》:“山川间阻,接席未由,起度发蒙,谨俟后命。”
分類:启发思维
《國語辭典》:观念(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
2.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
3.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國語辭典》:编织(編織)  拼音:biān zhī
1.将丝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编排。如:「老奶奶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
2.编辑、制作。如:「编织一场美梦」、「他把自己的遭遇,编织进故事的情节里。」
《國語辭典》:理智  拼音:lǐ zhì
用理性和知识去思考、辨别,而不凭感情冲动做事。如:「当理智胜过感情时,表示你已长大了!」
《國語辭典》:二根  拼音:èr gēn
佛教上指男、女性的性器官。男性的性器官为男根,女性的性器官为女根。《法苑珠林》卷二:「由二根殊形,相亦异。」
《國語辭典》:范畴(範疇)  拼音:fàn chóu
知识或思维的对象,经分析后所归之各大类,且可依之以成系统者。如:「他所说的话题,皆不出艺术的范畴。」
《國語辭典》:思考  拼音:sī kǎo
1.思索、考虑。如:「这件事事关紧要,你要仔细思考。」
2.一种较深入、周到的思想活动。
《國語辭典》:脑筋(腦筋)  拼音:nǎo jīn
1.脑神经。《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据外国大夫还说,恐怕囟门碰破,伤及脑筋。」
2.泛指思考力、记忆力等。如:「脑筋急转弯」。《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想我们一个人脑子是顶要紧的,一切思想都从脑筋中出来。」
《漢語大詞典》:智府
指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灵臺远鑑,与霜月而齐明;智府弘深,共烟波而等旷。”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清规远镜,皎月色於灵臺;玄鉴虚凝,穆松风於智府。”
《漢語大詞典》:达思(達思)
谓思维通达。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辞不能及,皆在於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
《漢語大詞典》:悟敏
思维敏捷。梁书·王僧孺传:“前 候官 令 东海 王僧孺 ,年三十五,理尚栖约,思致悟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分類:思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