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倒舄抠衣(倒舄抠衣)  拼音:dào xì kōu yī
鞋子穿反,提起衣襟。比喻非常急切。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諕得你战笃索,省可里少啼哭!似这般愁红惨绿待如何?我只索倒舄抠衣出门望。呀!原来是一封天子召贤书。」
《国语辞典》:丢盔撩甲(丢盔撩甲)  拼音:diū kuī liáo jiǎ
撩,抛弃。「丢盔撩甲」指盔甲穿戴不整齐。形容急切匆忙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插补插补了屋,说:『咱可往京里就你大嫂去。』丢盔撩甲的跑到京里。」
《国语辞典》:迫切性  拼音:pò qiè xìng
急切紧要的性质。如:「台风季节即将来到,防台措施有其重要性及迫切性。」
《漢語大詞典》:皇皇汲汲
惶恐急切貌。皇,通“ 惶 ”。 宋 苏洵 《上皇帝书》:“陛下皇皇汲汲以处之,而不暇择其贤不肖。” 宋 沈遘 《建宁军节度推官丁君墓志铭》:“世之皇皇汲汲,不知命者,闻之,亦可以少觉矣哉!” 宋 张商英 《护法论》:“间有世智辨聪者必为功名所诱,思日竞辰,焚膏继晷,皇皇汲汲然涉略六经子史,急目前之应对。”
分類:惶恐急切
《漢語大詞典》:汲汲摇摇
形容心情急切不安。 唐 欧阳詹 《与王式书》:“予必不惜伎能而有所絶堕,以深上下之念,汲汲摇摇,如旌如翘。”
《漢語大詞典》:急溜溜
形容急忙;急切,速度快。例如:他急溜溜地出去迎接她。
《國語辭典》:火崩崩  拼音:huǒ bēng bēng
十万火急的。《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原来晁大舍与珍哥火崩崩算计的要京里寻分上,等过年恤刑的来,指望简了罪放出来。」
分類:急切
《國語辭典》:归心似箭(歸心似箭)  拼音:guī xīn sì jiàn
形容回家的心意非常迫切。《镜花缘》第四九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兄弟归心似箭,恨不能插了翅膀立刻就飞到家里去。」也作「归心如箭」。
《國語辭典》:巴巴劫劫  拼音:bā bā jie jie
劳碌奔波、勉强应付。元。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曾巴巴劫劫背著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孤本元明杂剧《洞天玄记》第四折:「巴巴劫劫,都只为爱子怜妻;碌碌波波,常只是争人竞我。」也作「巴巴结结」。
《漢語大詞典》:熬熬汲汲
形容心情焦忧急切。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书则不得笔法……画又迹不逮意,但以自娱。与夫熬熬汲汲,名利交战於胸中,不亦犹贤乎!”
分類:心情急切
《國語辭典》:当务之急(當務之急)  拼音:dāng wù zhī jí
语本《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今江南制造局购机设厂,自能仿造,不待外求,自为当务之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说的不过是那种一物不知也以维新自命的,你要办商务学堂,这是当务之急,谁说你不是呢?」
《漢語大詞典》:切适(切適)
急切激越。《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抮和切适,举坐而善。” 高诱 注:“抮,转也。转其和更作急调激楚之音,非正乐,故举坐而善之。”
分類:急切激越
《國語辭典》:爬耳搔腮  拼音:pá ěr sāo sāi
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如:「瞧他那副爬耳搔腮的焦急样,不禁令人发噱。」也作「抓耳挠腮」、「抓耳搔腮」。
分類:急切无奈
《漢語大詞典》:酷切
严厉急切。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 温 重表固请诛 晞 ,词甚酷切。”
《漢語大詞典》:绞讦(絞訐)
急切指责别人的过失。后汉书·李云传论:“曷其绞訐摩上,以衒沽成名哉。” 李贤 注:“绞,直也,訐,正也。” 金 元好问 《御史程君墓表》:“犯父子之至难,孰绞訐而上劘。”明史·卢洪春等传论:“绞訐摩上,君子弗为。读其忠厚之意薄,而衒沽之情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