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站不住脚(站不住脚)  拼音:zhàn bù zhù jiǎo
1.匆忙急迫的样子。如:「他整天东奔西跑的,站不住脚儿,不晓得都忙些什么!」
2.理由不足,无法坚持立场。如:「他说的那套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國語辭典》:慌手慌脚(慌手慌腳)  拼音: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慌张失措的样子。《红楼梦》第八五回:「平日里只讲有钱有势有好亲戚,这时候我看著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也作「慌手忙脚」。
《漢語大詞典》:汲汲忙忙
急迫繁忙。 汉 王充 论衡·书解:“使著作之人,总众事之凡,典国境之职,汲汲忙忙,何暇著作?”
分類:急迫繁忙
《國語辭典》:急于星火(急於星火)  拼音:jí yú xīng huǒ
如流星之速,救火之急。形容情势十分紧急。《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國語辭典》:急如星火  拼音:jí rú xīng huǒ
如流星的光那样急速,形容情势十分紧急。《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朝廷急调辽兵南讨,飞檄到来,急如星火。」
《國語辭典》:急巴巴  拼音:jí bā bā
急忙、急迫的样子。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折:「俺大哥一家无外,急巴巴日夜费筹划。」
分類:急迫拮据
《國語辭典》:急不可待  拼音:jí bù kě dài
急得不能再等,形容十分急切。《聊斋志异。卷七。青娥》:「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也作「急不可耐」。
分類:等待急迫
《國語辭典》:火烧眉毛(火燒眉毛)  拼音:huǒ shāo méi máo
火都快烧到眉毛了,形容情势非常急迫。如:「事情都已经火烧眉毛,你居然还这么悠哉!」
《漢語大詞典》:火匝匝
急迫貌。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火匝匝把衣服紧揝着。”
分類:急迫
《國語辭典》:仓仓皇皇(倉倉皇皇)  拼音:cāng cāng huáng huáng
恐惧忙乱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却是渡头船家周四,手中拿了白绢竹篮,仓仓皇皇,对王生说道。」
《漢語大詞典》:仓急(倉急)
匆忙急迫。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正仓急间,此生变之四将,率兵十人,驀地进车站。”
《國語辭典》:巴巴儿的(巴巴兒的)  拼音:bā bā ér de
1.急忙。《红楼梦》第七一回:「巴巴儿的传进你来,明明戏弄你,顽耍你。」
2.特地。《红楼梦》第五八回:「所以我请了这白钱,巴巴儿的和林姑娘说烦了他来,替我烧了祝赞,原不许一个人知道的。」
《國語辭典》:被发缨冠(被髮纓冠)  拼音:pī fǎ yīng guān
散著头发,来不及结好帽带。形容急迫的样子。《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也作「披发缨冠」。
《国语辞典》:旦夕之危  拼音:dàn xì zhī wéi
比喻非常急迫危险。《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孟光》:「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分类:急迫危险
《漢語大詞典》:丛遽(叢遽)
繁多而急迫。新唐书·岑文本传:“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分類:繁多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