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分类词汇
结怨
积怨
眦睚
释怨
余怨
骄忿
虚恭实怨
《國語辭典》:
结怨(結怨)
拼音:
jié yuàn
结下仇恨。《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晋主与契丹结怨,知远心知晋室危亡,忌景延广用事,更无一言论谏。」《三国演义》第七回:「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也作「结仇」。
分類:
结怨
郁结
怨仇
怨忿
《國語辭典》:
积怨(積怨)
拼音:
jī yuàn
1.累积怨恨。《淮南子。人间》:「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2.长期累积的怨恨。《战国策。燕策一》:「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也作「蓄怨」。
分類:
积怨
积累
积压
怨恨
怨忿
《國語辭典》:
眦睚(眥睚)
拼音:
zì yá
本指瞪眼生气的样子,后借指微小的怨忿。如:「眦睚必报」。《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
分類:
怒目而视
微小
怨忿
《漢語大詞典》:
释怨(釋怨)
消除怨忿。 晋
潘岳
《射雉赋》
:“丑夫为之改貌,憾妻为之释怨。”
分類:
消除
怨忿
《漢語大詞典》:
余怨(餘怨)
馀留未消的怨忿。
《
老子
》
:“和大怨,必有餘怨。”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
:“若夫鉤竿復发,蛺蝶初挥,动玉匣之餘怨,鸣阳鸟之始飞。”
分類:
未消
怨忿
《漢語大詞典》:
骄忿(驕忿)
骄傲自负,怨忿不服。
《
战国策·秦策五
》
:“今王广德 魏 赵 ,而轻失 齐 ,骄也;战胜 宜阳 ,不恤 楚 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晋
袁宏
《
后汉纪·桓帝纪下
》
:“往者, 申屠嘉 召 邓通 , 文帝 遣诣 嘉 府,乃从而请之。三公之职,何所不统?但今左右骄忿,欲令三公不得举笔。” 明
杨慎
《
升庵诗话
》
卷八:“下此如 苻秦 之 王猛 、 唐 氏之 魏徵 ,不思其身后之言,伐 晋 伐 高丽 ,以致败亡,余谓二君之骄忿甚矣。”
分類:
骄傲
自负
怨忿
不服
《国语辞典》:
虚恭实怨(虚恭实怨)
拼音:
xū gōng shí yuàn
外表恭敬,内心却是怨忿。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瘠子羸孙,虚恭实怨。」
分类:
外表
恭敬
内心
却是
怨忿
北周
庾信
帝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