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恍惚  拼音:huǎng hū
1.隐约模糊,不可辨认。《韩非子。忠孝》:「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也作「恍忽」。
2.神志模糊不清。《儒林外史》第五回:「新年不出门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也作「恍忽」。
《國語辭典》:恍惚  拼音:huǎng hu
彷佛、好像。如:「满天的星斗,恍惚钻石般,闪烁著光芒。」
《國語辭典》:心神恍惚  拼音:xīn shén huǎng hū
心神迷惑、不安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一。樊令言修北帝道场诛狐魅验》:「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红楼梦》第二五回:「话说红玉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也作「心绪恍惚」。
《国语辞典》:朦胧恍惚(朦胧恍惚)  拼音:méng lóng huǎng hū
神志迷糊不清。《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
《国语辞典》:神情恍惚  拼音:shén qíng huǎng hū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魏书。卷八○。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刘姥姥看著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也作「神思恍惚」。
《国语辞典》:精神恍惚  拼音:jīng shén huǎng hū
神志模糊不清。如:「一整天他都精神恍惚,心不在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国语辞典》:心绪恍惚(心绪恍惚)  拼音:xīn xù huǎng hū
心神迷乱,思绪不能集中。如:「自从他儿子意外丧生后,他就变得心绪恍惚,神志不清了。」也作「心神恍惚」。
《漢語大詞典》:恍恍惚惚
亦作“ 恍恍忽忽 ”。
(1).心神不定貌。古尊宿语录·明觉禅师语录:“放开精精冥冥,把定恍恍惚惚。” 崔璇 《在区委会里》:“他一天到晚恍恍惚惚的,拿不定个准主意。”
(2).模糊不清貌。《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眼中垂泪道:适纔昏憒之时,恍恍忽忽到一个去处,如大官府之状。”红楼梦第五回:“那 寳玉 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久而神思焦劳,恍恍忽忽,如有所见闻者,遂疑为有所式凭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我恍恍惚惚地看见两个穿着黑衣裳的鬼,并排地坐着。”
《國語辭典》:神思恍惚  拼音:shén sī huǎng hū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红楼梦》第三二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也作「神情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