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吓 → 嚇吓”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威吓(威嚇)  拼音:wēi hè
凭藉威势吓諕人。《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编审馀论》:「夫人丁视原额若干,不宜妄增,往往奸胥簧诱本官,威吓户长滥报。」《红楼梦》第四四回:「我才和众人劝了他们,又威吓了一阵,又许了他几个钱,也就依了。」
《漢語大詞典》:慑詟(慴讋)
威胁,恐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自 徐怀礼 为首,其狠鷙之性,狡悍之才,足以慴讋羣匪,时假仁义煽结人心,賑济贫民,收纳亡命。”
分類:威胁恐吓
《漢語大詞典》:诳諕(誑諕)
欺骗恐吓。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 盘山 非心非佛,只成戏论之谈。 雪峯 辊毬,誑諕小儿之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你甚倚强压弱,廝欺廝负,把官司誑諕,全无畏惧?”
《漢語大詞典》:吓辱(嚇辱)
恐吓侮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况闻 刘士元 踏破驛门,夺将鞍马,仍索弓箭,吓辱朝官。”
分類:恐吓侮辱
《國語辭典》:吓诈(嚇詐)  拼音:hè zhà
恐吓诈骗。《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贼盗上》:「拷打吓诈,指诬良民。」
分類:恐吓讹诈
《漢語大詞典》:胁惧(脅懼)
威胁恐吓。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二年:“逼逐上皇以下者, 时雍 、 秉哲 也;胁惧都人者, 范琼 也。”
分類:威胁恐吓
《漢語大詞典》:迫恐
恐吓胁迫。汉书·谷永传:“多繫无辜,掠立迫恐。”
分類:恐吓胁迫
《漢語大詞典》:诱吓(誘嚇)
诱骗恐吓。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在父母被捕以后,这个从小受着革命教育的孩子,虽然受尽敌人的诱吓,始终没有泄露自己的朋友,还千方百计地给狱中的父母传递消息。”
分類:诱骗恐吓
《漢語大詞典》:诈怖(詐怖)
欺骗恐吓。后汉书·第五伦传:“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诈怖愚民,皆案论之。”
《漢語大詞典》:诈吓(詐嚇)
讹诈恐吓。 茅盾 《微波》:“ 李先生 听是信,立即又想到诈吓信。”
分類:讹诈恐吓
《国语辞典》:无名帖(无名帖)  拼音:wú míng tiě
内容为攻讦或恐吓他人,而不具真实姓名的信件。也称为「黑帖」、「黑函」。
《漢語大詞典》:詷喝
恫喝;虚声恐吓。 清 乐钧《刬草行》:“到门詷喝鸡犬惊,官粮那能略减少?”
分類:恐吓
《漢語大詞典》:吓骗(嚇騙)
恐吓诈骗。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骗吾马。”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师娘》:“蛊惑愚民,吓骗妇女,诡诈百出。”
分類:恐吓诈骗
《漢語大詞典》:吓射(嚇射)
谓以恐吓手段逐取财利。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一邑之中,食利於官者,亡虑数千人,恃讼烦刑苛,则得以吓射人钱。”
分類:恐吓财利
《漢語大詞典》:吓协(嚇協)
恐吓威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驱逐 陵 母,直至帐前。吓协(胁) 陵 母言云:‘肯修书詔儿已不?’”
分類:恐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