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8,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窦德玄( 钜鹿男 恭 )
杨恭仁(名 纶 观国公 孝 )
临孝恭
伊娄谦(字 彦恭 济阳县侯 )
房恭懿(字 慎言 )
杨文纪(字 温范 恭 )
独孤义恭( 高平县开国侯 )
田仁恭(字 长贵 雁门郡公 敬 )
释慧恭( 周 )
韦世恭( 建安公 )
杨纂(字 续卿 恭 )
隋恭帝( 恭皇帝、恭帝、恭 杨侑 陈王、代王、巂国公 )
卢义恭
张文恭
其它辞典(续上)
李孝恭( 河间郡王 元 )窦德玄( 钜鹿男 恭 )
杨恭仁(名 纶 观国公 孝 )
临孝恭
伊娄谦(字 彦恭 济阳县侯 )
房恭懿(字 慎言 )
杨文纪(字 温范 恭 )
独孤义恭( 高平县开国侯 )
田仁恭(字 长贵 雁门郡公 敬 )
释慧恭( 周 )
韦世恭( 建安公 )
杨纂(字 续卿 恭 )
隋恭帝( 恭皇帝、恭帝、恭 杨侑 陈王、代王、巂国公 )
卢义恭
张文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1—640 【介绍】: 唐宗室。高祖从父兄子,襄武王李琛弟。少沉敏,有识量。拜信州总管,进爵为王。破萧铣,擒辅公祏,拜荆州大总管、扬州大都督。声名盛隆,功勋著,封河间郡王,迁礼部尚书。性豪奢,重游宴,然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暴卒,谥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8—666 【介绍】: 唐初河南洛阳人。窦德明兄。始为高祖丞相府千牛。太宗贞观中,任都水使者。高宗朝,累迁殿中监、大司宪。麟德元年,兼司元太常伯、检校左相。高宗东封泰山,为检校封禅使。礼成,进爵钜鹿男。居官勤职约己,迎时取合,虽未尝有过,然亦无所补益。卒谥恭。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六
德元。岐州平陵人。始为高祖丞相府千牛。高宗以旧臣自殿中少监为御史大夫。迁司元太常伯。麟德初进检校左丞。封钜鹿男。卒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幽州都督。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9 【介绍】: 隋唐时弘农华阴人,本名纶。杨雄子。隋文帝仁寿中,为甘州刺史。炀帝大业初,转吏部侍郎,率兵从击杨玄感,破之。入唐,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以东,并入朝贡。未几,遥授纳言。太宗贞观初,迁洛州都督。恭仁性虚澹,谦恭下士,未尝忤物,又连姻帝室,益见崇重。卒谥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京兆人。明天文术数,文帝甚重之。每有灾祥之事,所言多中。帝令考定阴阳,官至上仪同。著有《欹器图》、《地动铜仪经》、《遁甲月令》等术数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时鲜卑人,字彦恭。性忠直,善辞令。初仕魏。入北周累迁车骑大将军、前驱中大夫,赐爵济阳县侯。文帝受禅,进爵为公,出拜泽州刺史,得人和。以疾去职。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慎言。房谟子。性沉著有器度,明于从政。初仕北齐,历济阴守,有能名。北齐亡,不得调。预尉迟迥乱,兵败,废于家。入隋,以苏威荐任新丰令,治政称能。累官泽州、德州司马。得文帝嘉奖,下诏褒美,迁海州刺史。寻以国子博士何妥奏其为尉迟迥之党,不当仕进,乃配防岭南。未几征还,道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弘农华阴人,字温范。杨素从叔。少刚正,初仕北周,累官虞部下大夫。入隋为宗正少卿,迁荆州总管,卒于官。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至唐初河南洛阳人。独孤永业孙。隋末,官京兆富平令。唐高祖武德中,历秦王府仓曹参军、荆王府长史、右卫郎将、左卫中郎将、左监门率。太宗贞观中,官至温、汾、归、婺四州诸军事、婺州刺史,封高平县开国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平凉长城人,字长贵。北周时以明经为掌式中士。从宇文护征伐,有功,累迁至幽州总管,封雁门郡公。杨坚为丞相,进位大将军。入隋,拜太子太师,见宠。以右武卫大将军卒,谥敬。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益州成都周氏子。出家。尤与同寺慧远相谐契。周武废教。远游关辅。恭诣荆扬。以务听采。如是别去三十馀载。及远讲授乡里。而恭亦至自江南。久违暂晤。其乐可胜道哉。于是远抵暮达旦。言其所得。恭竟嘿然无所语。远因固诘。恭谢曰。性识昏昧。诚莫知所开解也。远曰。独不能诵一部经乎。恭不得已。遽曰。但诵得观音经一卷而已。远怒诟曰。观音经小儿辈所诵者。仁何自辱哉。且仁以幼年行道。誓登果位。顾令诵经仅指许大。其怠惰如此。既非三益。请绝交。恭曰。经卷虽小。佛口所宣。遵敬者得福。轻慢者得罪。仰愿法师为息嗔心。屈听一遍。然后分袂。不亦可乎。远笑曰。吾于阿毗昙迦延俱舍地持成实毗婆沙摄大乘等论。并粗精习。如观音经。盖法华普门品也。吾已讲之百过矣。仁兹所诵。岂有异乎。诚不愿闻也。欲掉首去。恭再三强之。稍复肯住。恭因结坛于庭中。置座于坛上。绕坛数匝。顶礼升座。远则据胡床。偃蹇其侧。恭始唱题。即觉香气氤氲。逮入文。天乐上作。四华缤纷而坠。经毕下座。自作解座梵毕。而华乐亦俱歇矣。远矍然惊起拜伏。涕泣谢罪曰。慧远臭秽死尸。敢行天日之下。乞小留赐诲。恭曰。非恭所能。诸佛力也。遂长揖而逝。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读诵篇第八
释慧恭者。益州成都人也。俗姓周氏。周末废佛法之时。与同寺慧远结契勤学。远直诣长安听采。恭长往荆杨访道。远于京师听得阿毗昙论迦延拘舍地持成实毗婆沙摄大乘。并皆精熟。还益州讲授。卓尔绝群。道俗钦重。䞋施盈积。恭后从江表来还。二人相遇欣欢。共叙离别三十馀年。同宿数夜语说言谈。远如泉涌。恭竟无所道。问恭曰。离别多时今得相见。庆此欢会伊何可论。但觉仁者无所说。将不得无所得耶。恭对曰。为性闇劣都无所解。远曰。大无所解。可不诵一部经乎。恭答曰。唯诵得观世音经一卷。远厉色曰。观世音经。小儿童子皆能诵之。何烦大汝许人乎。且仁者童子出家。与远立誓望證道果。岂复三十馀年唯诵一卷经如指许大。是非闇钝懒堕所为。请与断交。愿法师早去。无增远之烦恼也。恭曰。经卷虽小佛口所说。遵敬者得无量福。轻慢者得无量罪。仰愿暂息瞋心。当为法师诵一遍。即与长别。远大笑曰。观世音经。如法华经普门品。远已讲之数过百遍。如何始欲闹人耳乎。恭曰。外书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至心听佛语。岂得以人弃法。乃于庭前结坛。坛中安高座。绕坛数匝。顶礼升高座。远不得已。于是下据胡床坐听。恭始发声唱经题。异香氛氲遍满房宇。及入文。天上作乐雨四种花。乐则寥亮振空。花则雰霏满地。经讫下座。自为解座梵。讫花乐方歇。慧远接足顶礼泪下交连。谢曰。慧远嗅秽死尸。敢行天日之下。乞暂留赐见教诲。恭曰。非恭所能。诸佛力耳。即日拂衣长揖沿流而去。尔后访问。竟不知其所之。其寺久已湮灭。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益州成都人。姓周氏。周未废佛法之时。与同寺惠远结契勤学。远直诣长安听采。恭长往荆杨访道。远于京师。听得阿毗昙论迦延拘舍地持成寔毗婆沙摄大乘。还益州讲授。道俗钦重。䞋施盈积。恭后从江左来还。二人相遇。欣欢共叙。离别三十馀年。同宿数夜。语说言谈。远如泉涌。恭竟无所道。远问恭曰。离别多时。今得相见。庆此欢会。伊何可论。但觉仁者无所说。将无所得耶。恭对曰。为性闇劣。都无所解。远曰大无所解。可不诵一部经乎。恭答曰。唯诵得观世音经一卷。远厉色曰。观世音经。小儿童子。皆能诵之。何烦大汝许人乎。且仁者童子出家。与远立誓。望證道果。岂复三十馀年。唯诵一卷经。如指许大。是非闇钝。懒堕所为。请与断交。愿法师早去。无增远之烦恼也。恭曰。经卷虽小。佛口所说。遵敬者得无量福。轻慢者得无量罪。仰愿暂息瞋心。当为法师诵一遍。即与长别。远大笑曰。观世音经。是法华经普门品远已讲之。数过百遍。如何始欲闹人耳乎。恭曰。书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至心听佛语。岂得以人弃法乃于庭前结坛。坛中安高座。绕坛数匝顶礼。升高座。远不得已。于檐下。据大床坐听。恭始发声唱经题。异香氤氲。遍满房宇。及入文天上作乐。雨四种花。经讫下座。华乐方歇。惠远接足顶礼。泪下交流。谢曰。惠远臭秽死尸。敢行天日之下。乞暂留。赐见教诲。恭曰。非恭所能。诸佛力耳。即日拂衣长揖。沿流而去不知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京兆杜陵人。韦夐子。历官随州刺史、安州总管、民部尚书,封建安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续卿。隋炀帝大业中,举进士。唐高祖渡河,纂上谒长春宫,累授侍御史,擢考功郎中。太宗贞观初,为长安令。三迁吏部侍郎。与萧瑀不协,屡相表奏,瑀因以获罪。纂长于吏道,所在皆有声绩。然前后典选十余年,抑文雅,进黠吏,颇为时论所讥。官终户部尚书。高宗永徽初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5—619 【介绍】: 即杨侑。隋朝皇帝。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子。初封陈王,徙代王。留镇京师。李渊兵入长安,立之为帝。在位一年,禅让于渊。国亡。卒谥恭。全隋文·卷八
帝讳侑,元德太子昭之子。大业二年,封陈王,后徙封代王。辽东之役,留镇京师。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还镇京师。十三年十一月即位,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在位二年。禅于唐,封巂国公。武德二年崩,谥曰恭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太宗贞观十一年,为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