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8,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路嗣恭(字 懿范 名 剑客 冀国公 )
臧希晏(字 恭靖 )
杨和(字 惟恭 )
董晋(字 混成 恭惠 )
刘怦( 恭 )
蔡文恭
张献恭
杨凌(字 恭履 )
张伯仪( 恭 )
李彦威( 冒朱友恭 )
申屠思恭
郭恭
释惟恭(号 一寺二害 )
吕恭(别称 吕宗礼 字 恭叔、敬叔 名 宗礼 )
其它辞典(续上)
李揆(字 端卿 姑臧县伯 恭 )路嗣恭(字 懿范 名 剑客 冀国公 )
臧希晏(字 恭靖 )
杨和(字 惟恭 )
董晋(字 混成 恭惠 )
刘怦( 恭 )
蔡文恭
张献恭
杨凌(字 恭履 )
张伯仪( 恭 )
李彦威( 冒朱友恭 )
申屠思恭
郭恭
释惟恭(号 一寺二害 )
吕恭(别称 吕宗礼 字 恭叔、敬叔 名 宗礼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4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字端卿。性警敏,善文章。玄宗开元末进士。肃宗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乾元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姑臧县伯。德宗幸山南,揆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还,卒于凤州,谥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1—784 字端卿,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荥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拜右拾遗,累迁至中书舍人。肃宗乾元二年(759),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始拜睦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次年还,卒于凤州。赠司空,谥曰恭。新、旧《唐书》有传。史称揆“美风仪、善奏对”(《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八记其联句4联,称其“笔力遒媚”。《全唐诗外编》据之录入。全唐诗补逸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右拾遗,累迁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转中书侍郎,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除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兴元元年卒,年七十四。(《全唐诗》无李揆诗)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擢拜右拾遗。迁考功郎中知制诰。扈从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迁拜中书侍郎平章事。贬莱州长史。入为礼部尚书。德宗幸山南。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兴元元年。还至凤州卒。年七十四。赠司空。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范。初名剑客,任神乌令,玄宗以其考绩为天下最,可嗣汉鲁恭,因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治财赋称。代宗大历八年,岭南哥舒晃乱起,诏兼岭南节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为帝所恶。德宗立,阴贿宰相杨炎,始录前功,更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嗣恭字懿范。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以世荫为邺尉。迁萧关令。连徙神乌姑臧。考绩为天下最。元宗以为可嗣汉鲁恭。因赐名。永泰二年为江西观察使。大历八年兼岭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德宗立。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加怀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都畿观察使。卒年七十一。赠左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764 【介绍】: 唐时高密东莞人,字恭靖。臧怀恪子。玄宗时从军。开元二十年,随李祎北讨契丹。累迁卫尉少卿,加西受降城使。累任皇城使及麟、庆、宁三州刺史,官至左金吾卫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东人,字惟恭。始为弱水府别将。玄宗开元中,从御群胡于于阗,以勇闻。二十七年,军出汉南垒,问罪苏禄,下五十余城。天宝二载,入朝长安。次年,封常清署为行军司马,西讨石国,历西域诸国。累迁金吾大将军、四镇节度副使。凡历百余战,屡冠军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河中虞乡人,字混成。明经及第。德宗时为太常卿,后加兼御史大夫。朱泚反,令往恒州宣慰。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往说之,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贞元五年,迁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诺而已。后改礼、兵尚书。汴州李万荣死,诏晋以同平章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州刺史。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卒谥恭惠。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及第。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授校书郎翰林待制。历太常少卿左金吾将军。德宗朝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改尚书左丞。复拜太常卿。贞元五年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年罢为礼部尚书检校左仆射兼宣武节度营田汴宋观察使。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恭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85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少为范阳裨将。朱滔时积功至雄武军使,迁涿州刺史。李宝臣击败滔于瓦桥,欲乘胜袭幽州,怦设方略,勒兵完守。擢御史中丞。及滔死,军中推怦总军事,俄诏为节度副大使、彭城郡公。卒谥恭。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怦。幽州昌平人。累迁涿州刺史。朱滔称大冀王。伪署怦范阳留守。贞元二年滔死。军中推怦总军事。诏授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彭城郡公。死年五十九。赠兵部尚书。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陕州平陆人。张守圭侄。代宗大历中,以军功累迁至检校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三年,授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十三年,破来犯吐蕃。德宗建中二年,为东都留守。贞元三年,为太府卿、容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使。四年,与吐蕃盟于京城西。兴元中,转检校吏部尚书。为官守正不挠,有直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恭履。代宗大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与其兄杨凭、杨凝于大历中先后及第,时号三杨。善属文。官终侍御史。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乱时移居苏州(今属江苏)。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登进士第,历协律郎。德宗兴元元年(784)游滁州,与韦应物唱酬。贞元初官至大理评事,约卒于贞元六年(790)。生平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新唐书·杨凭传》附传。凌工诗文,与兄凭、凝齐名,号“三杨”。柳宗元称其“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杨评事文集后序》)。《全唐诗》存诗1卷。唐诗汇评
杨凌,生年年不详,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进士及第。为协律郎。兴元元年前后客滁州。官终大理评事。与兄凭、凝俱有文名,人称“三杨”,凌文名尤高。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之序,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州人。以战功隶李光弼军。讨袁晁有功,擢睦州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不知书,然推诚待人,军中畏肃,民亦便之。卒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寿春人。朱温养子,冒朱姓,名友恭。参见朱友恭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朝邑人。事亲居丧著孝行。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居荆州之法性寺。性迭宕无行。然于金刚般若尤谨持诵。同寺有灵岿者。迹相类。人以二害呼之。一日岿偶出。去寺一里所。遇六七少年。容貌颇都。衣被亦华洁。手执乐器。如龟兹部。问岿以恭所在。岿疑其必至寺行香。且欲知恭处也。即语之不敢妄。翌日回寺始及门。闻钟声曰。恭卒于昨夜二鼓时。推此则所见少年。乃天乐以迎之者。使恭平生壹务于善。则诵经之力。岂止于生天而已哉。于是岿自尔感悟。而其所造诣。将未可与恭同日语。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惟恭。不详何许人也。少孺出俗于法性寺。好尚偪下多狎非法之友。虽乖僧行犹勤持诵金刚般若。罕离唇齿。酒徒博侣交集门庭。虚诳云。为曾无廉耻。后遇病且死。同寺有灵岿其迹相类。号为一寺二害也。岿偶出去寺一里所。逢六七人少年甚都。衣服鲜洁各执乐器如龟兹部。问灵岿曰。惟恭上人何在。岿即语其处。疑其寺行香乐佛也。及晓回入寺闻钟声云。恭卒。所见者乃天乐耳。盖承经力必生净刹。亦以其迹勉灵岿也。岿感悟折节。缁门崇重终成高迈焉。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