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处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恒州鹿泉人。其祖父与张义贞祖父异姓同居,历三代百有余年。玄宗开元间御史廷奏旌表嘉其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0—788 【介绍】: 唐僧。暨阳人,字道恭。俗姓蔡。年十二请业于法华寺俊师,每览儒佛典籍,一读能诵。后依玄俨,通《四分律钞》,从左溪玄朗习《天台止观》等经论。值安禄山之乱,东归故乡,与皇甫曾等赋诗往复。移居越州焦山大历寺,为开山始祖。有《破倒翻迷论》及诗集等。
全唐文·卷九百五
道恭。苏州法师。贞观中以高行召至京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道恭。姓蔡氏。东晋太尉谟十五代孙也。寓居于会稽之暨阳。母宣氏之娠。尤多瑞徵。襁褓中。闻经呗音。必有凝神侧听之态。丱角聪寤。每览孔释二典。辄得其理要。年十二辞亲。请业于法华寺俊法师。开元二十六年。以诏恩获度。隶乡里之香严寺。仍依法华玄俨师。习四分律钞。俨出辅律篇。邕独哜其隽永。而无所遗轶。俨谓人曰。此子学者之司南也。又从左溪玄朗师。研究止观禅门。昉五夏而遽能开演證入。天宝中。邑人郭密。首众请处法乐寺之西坊。栋宇为之完壮。俄游京师。止安国寺。公卿日填拥。会禄山反。乃东还。过襄阳。时御史中丞庾光先出镇荆南。滞留数月。给事中窦绍。中书舍人苑咸。钻仰坚高。俱受心要。著作郎韦子春。一时之盛名也。与之詶抗。而折其角。苑舍人叹曰。阇梨可谓世外摩尼。论中师子。旋乡里。仍居法华。殿中侍御史皇甫曾。大理评事张河金吾卫长史严维。兵曹吕渭诸暨长丘丹。校书郎陈允初。赋诗往来。以继文许之游。卢士式为之序引。以传永远。乃登坛以度释子。建寺以憩行旅。则其功德之被物弘矣。先是中岳道士吴筠。造论数篇见斥。而或者信之。观察使陈少游。请决焉。于是邕小施韬略。尽献俘囚。遂著破倒翻迷论三卷。贞元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以疾卒于大历寺之法堂焉。寺即檀越骑都尉陈绍钦者所建也。后以乡贵徐浩白。廉使皇甫温。奏此额。而邕获葬其地。岂非命欤。寿七十九。腊五十。有文集十卷。皇甫曾序。而铭则校书郎陆淮。碑则户部员外郎丘上卿。皆雄笔也。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神邕。字道恭。姓蔡氏。东晋太尉谟即度江祖十五代孙也。因官居于暨阳。邕生于是邑。母宣氏始娠之际。率多徵异。襁褓中闻唱经声。必有凝神侧听之貌。丱角聪䎸过人。年十二辞亲学道。请业于法华寺俊师。每览孔释二典。一读能诵。同辈者罕不欣慕。开元二十六年敕度。隶诸暨香严寺名藉。依法华寺玄俨师通四分律钞。俨识其志气。谓人曰。此子数年后。卒为学者之司南矣。尔其勉之。俨新出辅篇律记。邕抉其膏腴穷彼衢术。一宗学者少能与其联鏕方轨焉。性非局促。又从左溪玄朗师习天台止观禅门法华玄疏梵网经等四教三观等义。秘犍载启观性知空。爰至五夏果精敷演。吴会问学者从之。天宝中本邑郭密之请居法乐寺西坊。恢拓佛舍层阁摩霄。半澄江影廊宇完备。后乃游问长安居安国寺。公卿藉其风宇。迫慕者结辙而至。方欲大阐禅律。倏遇禄山兵乱。东归江湖经历襄阳。御史中丞庾光先出镇荆南。邀留数月时给事中窦绍中书舍人苑咸。钻仰弥高俱受心要。著作郎韦子春。有唐之外臣也。刚气而赡学与之詶抗。子春折角满座惊服。苑舍人叹曰。阇梨可谓尘外摩尼论中师子。时人以为能言矣。旋居故乡法华寺。殿中侍御史皇甫曾大理评事张河金吾卫长史严维兵曹吕渭诸暨长丘丹校书陈允。初赋诗往复。卢士式为之序引以继支许之游。为邑中故事。邕修念之外。时缀文句有集十卷。皇甫曾为序。自至德迄大历中。频受请登坛度戒。起丹阳洎乎金华。其间释子皆命为亲教师也。又以县南路通衢婺其中百馀里殊无伽蓝释侣往来宴息无所邕。愿布法桥接憩行旅。遂于焦山可以为梵场也。得邑人骑都尉陈绍钦等。率群信搆净刹。一纪方乃集事焉。前吏部侍郎徐浩出佐明州。以邦国聚落乃白廉使皇甫温。奏赐额曰大历焉。先是中岳道士吴筠造邪论数篇斥毁释教。昏蒙者惑之。本道观察使陈少游请邕决释老二教孰为至道。乃袭世尊之摄邪见复宝琳之破魔文。爰据城堑以正制狂。旗鼓才临吴筠覆辙。遂著破倒翻迷论三卷。东方佛法再兴。实邕之力欤。末游天台又纂地志两卷。并附于新论矣。邕廞颐丰角风韵朗拔。前后廉问。皆延置别榻请为僧统。以加崇揖之礼。贞元四年戊辰岁十一月十四日遇疾。遗教门人。趺坐端相而归寂于大历法堂焉。以十二月十四日奉灵仪于寺北原。遵僧制也。报龄七十九。法岁五十。明年冬十一月方建塔矣。秘书省校书郎陆淮为其铭。上首弟子智昂灵澈进明慧照等。咸露锋颖。禅律互传。至十一年户部员外郎丘上卿为碑纪德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4 【介绍】: 唐陇西成纪人,字端卿。性警敏,善文章。玄宗开元末进士。肃宗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乾元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姑臧县伯。德宗幸山南,揆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还,卒于凤州,谥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1—784 字端卿,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荥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拜右拾遗,累迁至中书舍人。肃宗乾元二年(759),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始拜睦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次年还,卒于凤州。赠司空,谥曰恭。新、旧《唐书》有传。史称揆“美风仪、善奏对”(《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八记其联句4联,称其“笔力遒媚”。《全唐诗外编》据之录入。
全唐诗补逸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擢右拾遗,累迁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转中书侍郎,以构求吕諲过,贬莱州长史,量移歙州刺史。又为元载所恶,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载诛,除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兴元元年卒,年七十四。(《全唐诗》无李揆诗)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开元末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擢拜右拾遗。迁考功郎中知制诰。扈从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兼礼部侍郎。迁拜中书侍郎平章事。贬莱州长史。入为礼部尚书。德宗幸山南。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兴元元年。还至凤州卒。年七十四。赠司空。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范。初名剑客,任神乌令,玄宗以其考绩为天下最,可嗣汉鲁恭,因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治财赋称。代宗大历八年,岭南哥舒晃乱起,诏兼岭南节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为帝所恶。德宗立,阴贿宰相杨炎,始录前功,更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嗣恭字懿范。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以世荫为邺尉。迁萧关令。连徙神乌姑臧。考绩为天下最。元宗以为可嗣汉鲁恭。因赐名。永泰二年为江西观察使。大历八年兼岭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德宗立。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加怀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都畿观察使。卒年七十一。赠左仆射。
臧希晏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764 【介绍】: 唐时高密东莞人,字恭靖。臧怀恪子。玄宗时从军。开元二十年,随李祎北讨契丹。累迁卫尉少卿,加西受降城使。累任皇城使及麟、庆、宁三州刺史,官至左金吾卫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东人,字惟恭。始为弱水府别将。玄宗开元中,从御群胡于于阗,以勇闻。二十七年,军出汉南垒,问罪苏禄,下五十余城。天宝二载,入朝长安。次年,封常清署为行军司马,西讨石国,历西域诸国。累迁金吾大将军、四镇节度副使。凡历百余战,屡冠军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99 【介绍】: 唐河中虞乡人,字混成。明经及第。德宗时为太常卿,后加兼御史大夫。朱泚反,令往恒州宣慰。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往说之,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贞元五年,迁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诺而已。后改礼、兵尚书。汴州李万荣死,诏晋以同平章事为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州刺史。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卒谥恭惠。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及第。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授校书郎翰林待制。历太常少卿左金吾将军。德宗朝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改尚书左丞。复拜太常卿。贞元五年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年罢为礼部尚书检校左仆射兼宣武节度营田汴宋观察使。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恭惠。
刘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85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少为范阳裨将。朱滔时积功至雄武军使,迁涿州刺史。李宝臣击败滔于瓦桥,欲乘胜袭幽州,怦设方略,勒兵完守。擢御史中丞。及滔死,军中推怦总军事,俄诏为节度副大使、彭城郡公。卒谥恭。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怦。幽州昌平人。累迁涿州刺史。朱滔称大冀王。伪署怦范阳留守。贞元二年滔死。军中推怦总军事。诏授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彭城郡公。死年五十九。赠兵部尚书。谥曰恭。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盛唐诗纪》卷一〇八以为盛唐时人。一说为隋唐间人蔡允恭之传误。《全唐诗》收《奉和夏日游山应制》(应从《文苑英华》作“应教”)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七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陕州平陆人。张守圭侄。代宗大历中,以军功累迁至检校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三年,授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十三年,破来犯吐蕃。德宗建中二年,为东都留守。贞元三年,为太府卿、容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使。四年,与吐蕃盟于京城西。兴元中,转检校吏部尚书。为官守正不挠,有直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恭履。代宗大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与其兄杨凭、杨凝于大历中先后及第,时号三杨。善属文。官终侍御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乱时移居苏州(今属江苏)。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登进士第,历协律郎。德宗兴元元年(784)游滁州,与韦应物唱酬。贞元初官至大理评事,约卒于贞元六年(790)。生平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新唐书·杨凭传》附传。凌工诗文,与兄凭、凝齐名,号“三杨”。柳宗元称其“少以篇什著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杨评事文集后序》)。《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杨凌,生年年不详,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进士及第。为协律郎。兴元元年前后客滁州。官终大理评事。与兄凭、凝俱有文名,人称“三杨”,凌文名尤高。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之序,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凌,字恭履,最善文章,大历中,与兄冯(凭)、凝踵进士第,时号“三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州人。以战功隶李光弼军。讨袁晁有功,擢睦州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不知书,然推诚待人,军中畏肃,民亦便之。卒谥恭。
李彦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寿春人。朱温养子,冒朱姓,名友恭。参见朱友恭条。
申屠思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朝邑人。事亲居丧著孝行。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秋池一枝莲》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文苑英华》卷三二二收入此诗,署为隋人弘执恭所作。《全唐诗》收归郭恭,系据《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疑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