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05,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邵篪(字 仲恭 )
范寅恭
孙钦臣(字 仲恭 )
赵仲湜(字 巨源 名 仲泹 嗣濮王、仪王 恭孝 )
王绹(字 唐公 文恭 )
冯世宁(字 静之 恭节 )
周行己(字 恭叔 号 浮沚 世称 浮沚先生 )
宋昪(字 景裕 恭敏 )
董自恭
唐重(字 圣任、元任 恭悯 )
杨震(世称 关西孔子 字 子发 恭毅 )
庞恭孙(字 德孺 )
王昱(庙号 献宗 恭殇 )
王皇后(别称 邛成太后 静和、显恭 )
其它辞典(续上)
蔡諲(字 伯恭 号 无为居士 )邵篪(字 仲恭 )
范寅恭
孙钦臣(字 仲恭 )
赵仲湜(字 巨源 名 仲泹 嗣濮王、仪王 恭孝 )
王绹(字 唐公 文恭 )
冯世宁(字 静之 恭节 )
周行己(字 恭叔 号 浮沚 世称 浮沚先生 )
宋昪(字 景裕 恭敏 )
董自恭
唐重(字 圣任、元任 恭悯 )
杨震(世称 关西孔子 字 子发 恭毅 )
庞恭孙(字 德孺 )
王昱(庙号 献宗 恭殇 )
王皇后(别称 邛成太后 静和、显恭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人,字伯恭,号无为居士。哲宗元祐间隐居不仕,筑书院以教有志于学者。邑有讼,不诉于官而决于諲。卒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仲恭。邵亢子。以父任补太祝。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累官金部郎中。徽宗即位,除直龙图阁、知秦州,兼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有功西陲。官终知苏州。工正、行书,字体清劲。全宋文·卷二一○八
邵𪛌,字仲恭,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亢次子,吕公著次婿。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登熙宁六年进士第。元祐三年,以承议郎权开封府推官,迁都官郎中、驾部郎中。次年十一月权知同州。历京东、河北、陕西转运副使,元符二年知邓州。除直龙图阁知秦州,兼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改知郓州、瀛州,终知苏州。见《京口耆旧传》卷三,至顺《镇江志》卷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一○、四二三、四三四、四九一、五○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七
范寅恭,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致祥(?——一一○三)长子。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
赵仲湜(一○七三——一一三七),字巨源,初名仲泹,楚荣王宗辅子。熙宁十年,授右内率府右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康王即位于南京,仲湜由汉上率众径谒,袭封嗣濮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历检校少保、少傅。绍兴七年卒,追封仪王,谥恭孝。见《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让传》及本人所作《自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37 【介绍】: 宋开封人,晚寓居昆山,字唐公。审琦五世孙。徽宗崇宁五年以上舍赐进士第。累迁博士,仕两学十余年。宣和中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寻请宫祠。钦宗靖康中起知寿春府,谕遣溃卒,秋毫无犯。高宗建炎初为御史中丞,金人入侵,具陈攻守之策,宰相不能用。三年,拜参知政事,议不合求去。绍兴三年,除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有惠政。为人刚正有守,立朝无所阿附,号称贤相。卒谥文恭。有《论语解》、《孝经解》、《群史编》、《内典略录》、《进读事实》等。全宋诗
王绹(一○七四~一一三七),字唐公,开封(今属河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上舍第,授含山县尉,易光化尉。为太学博士十馀年。宣和二年(一一二○),为秘书少监。三年,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六年,知贡举。钦宗靖康中,起知寿春府。高宗即位,迁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后兼侍讲,拜御史中丞。除工部尚书。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参知政事兼御营副使。四年,罢参知政事,居会稽。未几,起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后提举洞霄宫,徙居吴门。绍兴七年卒,年六十四。事见宋张守《毗陵集》卷一三《资政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王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一三五
王绹(一○七四——一一三七),字唐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审琦五世孙。崇宁五年赐上舍第,授和州含山尉。历任学事,迁博士,擢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徙给事中,知宣和六年贡举。提举西京崇福宫,起复知寿春,再除给事中,迁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二年拜参知政事。与时相议不合,复奉祠去,绍兴三年除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七年十月卒,年六十四。著有内外制四十卷、《进读事实》五卷、《论语解》三十卷、《孝经解》五卷、《群史编》八十卷、《内典略录》一百卷。事见张守《左光禄大夫王公墓志铭》(《毗陵集》卷一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淳祐玉峰志》卷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静之。宦官。以入内黄门累迁昭宣使、忠州团练使、入内押班。哲宗欲夜出问讯公主疾;世宁执不可。徽宗崇宁间,知入内内侍省事。政和初,以内客省使、彰化军留后致仕。出入宫闱六十年,循谨无过。年六十七卒。谥恭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全宋诗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从伊川二程游,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徽宗崇宁中官太学博士、齐州教授(《宋元学案》卷三二)。据集中诗篇,曾知原武、乐清等县,其罢知乐清为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宣和初,除秘书省正字(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后入知东平府王靓幕,卒于郓(同上书)。著有《浮沚集》十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二卷。 周行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明永乐《乐清县志》及清曾唯《东瓯诗存》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全宋文·卷二九五○
周行己(一○六七——?),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学者称为浮沚先生。十七入太学,有盛名。风仪秀整,语音如钟。元祐六年登进士第,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以亲老归,教授其乡,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以师事程颐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卒于郓。有文集凡十九卷。见本集《上宰相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翼》卷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景裕。宋乔年子。徽宗崇宁初,由谯县尉累进殿中少监。与父皆依附蔡京,皆遭贬。后起复,京西都转运使,擢显谟阁学士。迁正议大夫、殿中监。卒谥恭敏。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宋升,字景裕,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乔年子。崇宁初,由谯县尉入为敕令删定官。大观初,迁殿中少监、同详定一司敕令。以徽猷阁待制出知陈州,又知应天府。政和三年其父卒,次年起复为京西路都转运使,擢至显谟阁学士。官终殿中监,卒,谥恭敏。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之一六,《宋史》卷三五六《宋乔年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董自恭,徽宗时长清(今山东长清)人,董元康之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28 【介绍】: 宋眉州彭山人,字圣任,一字元任。徽宗大观三年进士。为蜀州司理参军,累迁起居舍人。金兵入犯,请斩童贯以谢金人,斩蔡京父子以谢天下。迁中书舍人,寻出知同州。高宗即位,屡上疏论当今急务,谋画战策,俱不报。以天章阁直学士知京兆府,兼本路经略制置使。金兵迫城下,重度兵力不足以敌,以书别父。城陷,血战死。谥恭悯。全宋文·卷三七七一
唐重(一○八三——一一二八),字圣任,眉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大观三年进士及第,授蜀州司理参军,改成都府学教授,知怀安军金堂县。以荐迁吏部员外郎、左司郎官、起居舍人,累疏乞斩蔡京父子以谢天下。寻迁中书舍人,出知同州,擢天章阁待制。高宗即位,上疏论急务,知京兆府兼京兆府路经略制置使。金兵围城,城陷血战死,时建炎二年,年四十六。赠资政殿学士,谥恭悯。见《唐资政公重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三),《宋史》卷四四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26 【介绍】: 宋代州崞县人,字子发。以弓马绝伦为安边巡检。河东军征臧底河,敌据山为城,震率壮士拔剑先登,建功第一。后从折可存镇压方腊,出奇计俘获义军首领吕师囊。还知麟州建宁寨。钦宗靖康初夏人围建宁,拒守力战而殁。谥恭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德孺。庞籍孙。以荫补施州通判。徽宗崇宁中擢知涪州,以开边为己任,每开一城即获褒迁,五年间至徽猷阁待制。以直学士知成都府,招纳保、霸州。前后在西南二十年,所得州县皆贫瘠不毛之地,虚报户籍,缮治转饷,为害蜀民,未几皆废。宣和中卒。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昱(1084年—1097年),高丽王朝第14任君主(1094年—1095年在位)。他是高丽宣宗之子,继位一年即禅让于叔父鸡林公王熙(高丽肃宗),两年后去世。死后庙号献宗,谥号恭殇(原为怀殇),葬于隐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08 【介绍】: 宋开封人。徽宗后。哲宗元符二年归端邸,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性恭俭。生钦宗及崇国公主。阉人妄意迎合,诬以暗昧,帝命秘狱参验,略无一迹,后见帝未尝一语辄及。卒谥静和。高宗绍兴中改谥显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