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05,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刘崧( 楚 字 子高 恭介 )
吴克恭(字 寅夫 )
缪思恭(字 德谦 号 菊坡 )
戴思恭(字 原礼 )
姚广孝( 道衍、广孝 字 斯道 恭靖 荣国公 )
杨谦(字 伯恭 )
滕克恭(字 安卿 号 耕学、谦斋 )
王瑶( 定昌府院君、他为恭让君、恭让王 )
来恭
苏恭让
莫士安(字 维恭 号 士庵 伋 )
朱棡( 晋王 恭 )
余子恭(字 晋斋 )
卓敬(字 惟恭、维恭 )
其它辞典(续上)
黄仲恭刘崧( 楚 字 子高 恭介 )
吴克恭(字 寅夫 )
缪思恭(字 德谦 号 菊坡 )
戴思恭(字 原礼 )
姚广孝( 道衍、广孝 字 斯道 恭靖 荣国公 )
杨谦(字 伯恭 )
滕克恭(字 安卿 号 耕学、谦斋 )
王瑶( 定昌府院君、他为恭让君、恭让王 )
来恭
苏恭让
莫士安(字 维恭 号 士庵 伋 )
朱棡( 晋王 恭 )
余子恭(字 晋斋 )
卓敬(字 惟恭、维恭 )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81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钦定四库全书·槎翁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崧撰。崧,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崧,七岁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读书天寒,皲裂不少辍。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刻苦甚至故。年愈老而诗亦愈工。清江刘永之、金华宋濂辈,皆极称之。当明之初,雄才角立,吴中诗派昉于高启,越中诗派昉于刘基,闽中诗派昉于林鸿,岭南诗派昉于孙蕡,而江右诗派则昉于崧。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崧之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创始之人矣。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高,初名楚,太和人。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即中,迁北平按察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还,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请老归。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一
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人。元未举于乡。洪武初以经明行修举,授兵部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归。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致仕归。复徵为国子司业。有《槎翁诗选》十二卷、《补遗四卷》、《文集》十八卷。 (王士禛《古诗选》:有明一代,作者众多。七言长句,在明初则高季迪、张志道、刘子高为最,后则李宾之。至何、李学杜,厌诸家之坦迤,独于沈郁顿挫处用意,虽一变前人,号称复古,而同源异派,实皆以杜氏为昆仑墟。 田按:子高诗有《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巳》十有三集,合为《槎翁诗选》。其自序云:「年十六,得临川虞翰林、清江范太史诗诵之,昼夜不废。益求汉、魏而下,盛唐以来号为大家者,究其意之所在。知成乐必本于众钧,故未尝执一器,以求八音之备;调膳必由于庶味,故未尝设一品,以求八珍之全。其不能自己于言者,譬如幽鸟之鸣春,秋虫之号寒。」可谓究极此事之甘苦。宋潜虚、刘仲修、乌春草作集序,甚致推崇。王弇州「胡元瑞、钱牧斋、朱竹亦有论定。余独赏渔洋「七言为最」一语。故此选七言采掇为多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常州人,字寅夫。好读书,以举子业无益于学,遂致力诗古文。诗体古淡,为时所称。有《寅夫集》。元诗选
克恭,字寅夫,毗陵人。好读书,以举子业无益于学,遂力意古文。其为诗,体格古淡,为时所称。翰林老成皆与之交,多游云林及玉山。至正壬辰,蕲黄寇陷常州,守吏望风奔溃。未几江浙平章定定来尅复,寅夫与赵君谟等俱以从逆伏诛。嘉兴张翼翔南作《忠徐倡诗》,有:「顾守臣钜儒,汗恧衔愧死莫惩。」盖指寅夫等而言也。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寅夫,毗陵人。见草堂雅集。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思恭字德谦,号菊坡,吴陵人。至正间,官至淮安总管。槜李诗系·卷六
思恭,字德谦,吴陵人。至正间,为郡同知。丁酉,张士信来攻,樯橹蔽天,排川而下,思恭于杉青闸东西岸积苇以待。时南风大作,岸上举火,敌舟焚燎至四十里。治郡三年,民大悦服。终淮安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1405 【介绍】: 元明间金华府浦江人,字原礼,以字行。义乌名医朱震亨弟子,尽得其传。洪武中,征为御医,所治立效,太祖爱重之。永乐初,以年老乞归。三年,复征入,已而乞归卒。有《證治要诀》、《證治类方》、《类證用药》诸书,又订正震亨《金匮钩玄》三卷,附以己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列朝诗集
江南长洲姚医师子,不肯学医。魁磊高岸,意度伟然,喜为儒者博贯该通之学。至正间,削发居相城之妙智庵。里中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者,读书学道,通兵家言,尤深于机事。公师事之,尽得其学,然深自退藏,人无知者,惟王行止仲独深知之。公应径山书记之召,止仲为文赠之,以谓上人年甫壮,天下乱已极,且必该治,治然后出于时,以发其所蕴,非以沙门之法终其身者。尝寓嵩山寺,袁珙见其相而异之,曰:「公非常僧,刘秉忠之俦也。」洪武初,再以高僧征。十五年,十王之国,太祖命各选一高僧侍王。公在燕府籍中,住持庆寿寺。靖难兵起,妙识几先,赞助秘密。太宗即大位,召至京师,欲官之,固辞,为僧录左善世。立东宫,特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辅太子南京,监修高皇帝实录。上命蓄发再三,终不肯,赐两宫人,不近亦不辞,逾月乃召还。尝以赈济归吴,徒步闾里,以赐金散之宗党。永乐六年,来朝北京,仍居庆寿寺。病笃,车驾临视。问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明日,诏诸门人,告以去期,敛袂端坐而逝,年八十有四,追封荣国公,谥恭靖。荼毗之日,心舌与牙坚固不坏,得舍利皆五色。赐茔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上自制文,铭其碑。仁宗立,加赠少师,配享太庙。嘉靖中,移祀大兴隆寺。公初侍燕邸,每夜梦与刘太保仲晦寤语,厥后现身佐命,恪守僧律。南屏、西山,后先观化,两公之赐名,一曰秉忠,一曰广孝,岂非宿乘愿轮再世示现者与?余录公诗,列诸释氏,以从公之志,所以崇公者至矣。公居吴,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启尝叙其《独庵集》,以为险易并陈,浓淡迭显,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化后,吴人总刻其诗文,曰《逃虚子集》。明诗纪事·乙签·卷三
广孝长洲人。幼名天僖,既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洪武中以高僧选侍燕邸。永乐初,论靖难功,为僧录左善世,加太子少师,复姓赐今名。卒赠荣国公,谥恭靖。有《逃虚子集》十卷。 (《凫藻集》:斯道上人《独庵集》闳放驰骋,以发其才,优柔曲折,以泄其志;险易并陈,浓淡迭显,兼采众家,不事拘狭。 《水东日记》:刘原博尝见姚荣公小像,仅寸许,周遭皆书公诗句,警联如《永团扇》云:「掩歌声不散,障月影同圆。」《御沟》诗云:「静涵金殿影,清断玉街尘。」此类甚多。 《国雅》:姚恭靖性空思玄,心寂语新,其兴弥僻,其趣弥远。如「笼驯传信鹤,池蓄换书鹅」,「翠低承雨竹,绿碎受风蕉」,「过林才见日,到渡不逢山」,此例已到彼岸,惠休、法振不得专誉禅藻。 田按:《逃虚子集》有《读韦应物诗》云:「古淡岂易学,五字真吾师。」集中斯体最为列格。与高季迪游,列「北郭十友」之一。季迪赠诗云:「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固不待袁珙见三角目僧,知为病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安吉水人,字伯恭。补国子生,授龙兴路学正。惠宗至正兵兴,上书言用兵理财之策,不被纳,遂弃官归隐。入明,累荐不就。洪武中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河南祥符人,字安卿,号耕学、谦斋。元顺帝至正二年进士。累官至集贤院直学士。明洪武初,两为河南乡试考试官。卒年百余岁。有《春秋要旨》、《谦斋稿》。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瑶(1345年-1394年),高丽王朝第34任也是最后一任君主(1389年—1392年在位)。他是高丽神宗的七世孙,定原府院君王钧之子,封定昌府院君。1389年冬被李成桂等拥立,1392年被废黜,李成桂即位后降封他为恭让君。1394年被李成桂派人杀死,后被李芳远追封为恭让王,葬于高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三原人。洪武中以贡士入仕。累迁至佥都御史。立朝持正,纠劾不避权势。有谗恭者,太祖私幸其第,见夫人纺绵,恭正锄菜,太祖诛谗者而益重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顺天府玉田人。洪武时举“聪明正直”,任汉阳知府。为政严明而不苛。有重役,辄诣上官反复陈说,多得简省,民赖以安。汉阳人言历任知府,推恭让为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莫士安,字维恭,号士庵,由吴兴居无锡,洪武初任至国子助教。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名伋,以字行,更字维恭,归安人。洪武初为府学教授,迁知黄岗县事,入为国子助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 【介绍】: 明太祖第三子。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洪武三年封晋王,十一年就藩太原。多智数,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时帝欲诸子习兵事,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领兵出塞,大将冯胜、傅友德皆受节制。卒谥恭。
人物简介
维基
余子恭(14世纪—15世纪),字晋斋,江西抚州府金溪县火源里人。余子恭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举人,十八年(1385年)联捷进士,与同榜黄子澄友好,获授建安知县,为政廉明勤敏,拿出俸禄重建学宫,每天召集诸生讲学,后调任归安知县;明成祖即位,黄子澄遭族诛,他逃窜至沙漠而死,建安人入祀名宦祠,县人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浙江瑞安人,字惟恭。洪武十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历官户部侍郎。建文初,密疏言燕王雄才大略,宜徙封南昌,以利控制,帝不纳。燕王即位,被执。帝怜其才,系之狱,遣人劝降,不屈,被杀。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敬字维恭,瑞安人。洪武戊辰进士,除给事中,历官户部侍郎。靖难师入被执,不屈死。有《卓氏遗书》五十卷。 (郁衮《革朝遗忠录》:卓敬为文章精粹峭拔,磊磊落落,似其为人。诗词宏婉,有一唱三叹之遗音。 《露书》:卓侍郎敬诗「白云忽去山在户,红日乍晴人倚栏」,「一声两声花鸟好,千树万树松风寒」,皆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