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伯恭,江西吉安永丰县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原为北元平章。永乐三年降明,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使领所部居凉州耕牧。曾从出塞败本雅失里,又追阔脱赤至把力河获之,累进左都督,封恭顺伯。卒谥忠壮。
陈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逊(1375年—?),字必恭,福建建宁府浦城县孝悌里人。进士出身。福建乡试七十三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四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八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7—1402 【介绍】: 明朝皇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子。洪武二十五年,以父标死,被立为皇太孙。三十一年,太祖死后即位。次年,改元建文。用齐泰、黄子澄计削藩。建文元年,叔燕王朱棣起兵,以“靖难”为名。四年,燕兵渡江破京师。帝在宫中自焚死,传说谓从地道出走为僧,流浪各地,其说难信。原无谥,清乾隆时追谥“恭闵惠皇帝”。
黄鹤楼志·人物篇
朱允炆(1377~?) 即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至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称明惠宗。在位期间颇有作为,史称“建文新政”。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永乐皇帝)攻破南京,朱允炆失去皇位,失踪后下落成谜。据清初傅维麟所撰《明书· 忠节传》之《程济、叶希贤、杨应能传》记载,宣德七年(1432)“五月,师(即朱允炆)至武昌,登黄鹤楼、仙枣亭,有‘何年化鹤归’之句”。
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解义篇第二之三
释应能伪姓杨氏。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讳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洲。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大渐。乃授以一小箧。封钥甚密。戒于急难方开。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年二十有三。明年改元建文。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直文渊阁日讲周官礼。变更太祖旧制。于是诸王多不逊服。乃曲加恩礼。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议削诸王之权谋者先燕。命侍郎张炳都指挥使谢贵察燕动静。遂逼燕起靖难师。南讨黄齐。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破金川门。帝纵火焚宫。启太祖遗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剃刀袈裟缁服。遂削发自御沟出遁云游四方。自湖湘入蜀。云南复闽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升座演法归者甚众。所至成大法席。人不知是帝也。复往南宁居一萧寺。衲子云集师为随缘开示。一众欢然。久之至思恩州。立于当道值知州出。从者呵之。师言。我是建文皇帝也。自滇历闽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巡按御史闻于朝赐号老佛。命驿送至京师。乃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及至京。朝廷未审虚实。以太监吴亮曾经侍膳。使审之。师见亮即呼曰。汝非吴亮耶。曰不是。师曰。我昔御便殿。曾弃片肉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得忘也。亮稽首大恸。已而取入西内供养。竟卒于宫中。 系曰。建文君既继大统之二。应与贤佐之臣兢兢格守太祖之成法而补其未逮。则文皇帝亦安于藩邸矣。乌有靖难兵破金川门哉。为其一旦误用方黄辈。讲周官行井田。变更旧制威逼亲王文皇乌能坐视大宝隳于侏儒而束手待缚耶。今数百年国家之鼎盛天下之治平者诚赖靖难之一旅耳。建文事弇山集深言其既罹难必无出家之理。既出家必无还宫之事。杨应能牒是冒之也。斯据国朝典故皇明通载及宪章录思恩志等说录之。固于僧传是不可缺。君子详焉。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伪姓杨。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讳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洲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掐破上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大渐。乃授以小箧。封钥甚密。戒于急难方开。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年二十有三。明年改元建文。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直文渊阁。日讲周官礼。变更太祖旧制。于是诸王多不逊服。乃曲加恩礼。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议削诸王之权。谋者先燕。命侍郎张炳。都指挥使谢贵。察燕动静。遂逼燕起靖难师。南讨黄齐。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破金川门。帝纵火焚宫。启太祖遗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剃刀。袈裟缁服。遂削发。自御沟出遁。云游四方。自湖湘入蜀云南。复闽。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升座演法。归者甚众。所至成大法席。人不知是帝也。复往南宁。居一萧寺。衲子云集。师为随缘开示。一众欢然。久之至思恩州。立于当道。值知州出。从者呵之。师言我是建文皇帝也。自滇历闽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巡按御史闻于朝。赐号老佛。命驿。送至京师。乃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及至京。朝廷未审虚实。以太监吴亮曾经侍膳。使审之。师见亮即呼曰。汝非吴亮耶。曰不是。师曰我昔御便殿曾弃片肉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得忘也。亮稽首大恸。已而取入西内供养。卒于宫中。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应能,姓杨氏,或曰即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名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洲。”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大渐,乃授以一小箧对钥甚密,戒于急难方开。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年二十有三,明年改元建文,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直文渊阁,日讲周官礼,变更太祖旧制,于是诸王多不逊服,乃曲加恩礼。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议削诸王之权,谋者先燕,命侍郎张炳、都指挥使谢贵察燕动静,遂逼燕起靖难师,南讨黄、齐。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破金川门,帝纵火焚宫,启太祖遗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剃刀、袈裟、缁服,遂削发自御沟出遁,云游四方。自湖湘入蜀,历滇闽,复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升座演法,归者甚众,所至成大法席。复往南宁居一萧寺,衲子云集,能为随缘开示,一众欢然。久之,至思恩州,立于当道,值知州出,从者呵之,能言:“我是建文皇帝也,自滇历闽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巡按御史闻于朝,赐号“老佛”,命驿送至京师。乃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及至京,朝廷未审虚实,以太监吴亮曾经侍膳,使审之。能见亮即呼曰:“汝非吴亮耶?”曰:“不是。”能曰:“我昔御便殿,曾弃片肉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得忘也。”亮稽首大恸,已而取入西内供养,竟卒于宫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人。永乐四年,用荐待诏翰林,授典籍,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诸槁。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
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人。永乐初以儒士荐修《大典》,授翰林典籍。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四库总目》:恭吐言清拔,不染尘俗,得大历十子之遗意。 《闽书》:王安中寓居长乐,采樵行歌,自号皆山樵者。文庙时修《永乐大典》,郑定、高廷礼交荐之,强起至京,年六十馀矣。同郡王称戏谓曰:「君无以会稽章绶故来耶?」恭答曰:「山中斧柯,幸自无恙。」《大典》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就归,益徜徉丘壑,足迹殆遍。有诗数十卷。庐陵解缙称其布衣萧然,不慕荣宠,强起决去,若朝阳孤凤。 《国雅》:王安中思多凄怨,托喻颇深。如《塞下》云:「嘶马边尘黑,鸣笳陇日昏。」《昭君》云:「身随胡地远,心是汉宫愁。」 《寒村》云:「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鹧鸪》云:「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老马》云:「只今弃掷寒郊路,犹自悲鸣向主人。」读此例数篇,俱堪泪下。 徐渤《闽画记》:赵景哲工水墨山水,师法二米。王恭题其画云:「濡毫不见米南宫,墨客犹传宝晋风。应有离忄罥何处著?尽随残雨上青枫。」可以知其风旨矣。 田按:安中诗亦是唐调,设色选声,妙极镕匠,与王虚舟可抗行,二人品次,在子羽之下,漫士之上。安中以六十出山,旋投牒归,其《咏白头翁》云:「竹下棠梨花渐稀,白头相对语依依。五陵年少多金弹,莫恋残春忘却飞。」可谓善于自喻矣。)
顾道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恭复。善诗。性刚直,卓立不随流俗,以行义闻于乡。永乐九年以贤荐于朝,授右春坊司谏,东宫侍读。卒官。
尤文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常州人,字十初。究心理学。明初征孝廉,以养亲固辞。蹇义、胡濙、周忱等凡八荐,终不出。年逾八十,讲学不倦。卒后门人私谥恭靖。
胡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德州人,字致恭。幼丧父,母口授《孝经》、《论语》。永乐初入太学,历官工科给事中,交趾按察佥事。仁宗时累官右副都御史。宣德时官至福建右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145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器,号假庵。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进侍讲学士,迁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平生谨于言行,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
沧海遗珠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江苏长洲人。永乐中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久之中乡试,近中书舍人。擢少詹事,赠礼部侍郎,谥文恭。卒年六十五。著有《名山藏》、《弇州续稿》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器,长洲人。永乐中以善书徵入翰林中庚子举人授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擢翰林侍讲累官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恭有假庵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铉字宗器,长洲人。永乐庚子举人,授中书舍人。迁兵部主事,擢翰林侍讲。历侍讲学士、国子祭酒。天顺初,进少詹。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恭。有《假庵集》。 (《水东日记》:正统十三年彭时榜进士,诏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长洲刘詹事先生宗器,公安王祭酒先伯宣亦尝同事。时山东士二人,尹旻同仁、孙昱廷昭也。同仁之言曰:「两先生言行皆可师法。刘先生一日出《送行同官之任南京》诗一律,命书之,诗成,恸哭不能语,忠诚之发,左右莫不感动。其诗曰:『一尊倾罢雨萧萧,客思离情总不消。十载禁林同侍讲,五更青琐共趋朝。西风鸿雁南归急,落日云烟北望遥。此际送君无限意,疏疏杨柳玉河桥。』」 《姑苏志》:刘铉文潭厚,诗春容丰赡,皆有法则。)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曰恭(1397年—1442年),字恭斋,号翼庵,江西丰城县人。明朝翰林。国子监博士孙贞之三子。孙曰恭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中乡试,第二年联捷甲辰科会试。传闻殿试之后,孙曰恭本被拟定为一甲第一,但成祖发现“曰恭”二字合成一个“暴”字,心中不悦,故划掉曰恭之名,又见第二人名“邢宽”,便说道“孙暴不如刑宽”,于是将邢宽擢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第三。孙曰恭进士及第后,按例授翰林院编修。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升修撰。宣德十年(1435年)七月任《宣宗实录》同修官。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宣宗实录》修成,升侍读。
朱瞻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8 【介绍】: 明宗室。仁宗第十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卫王,国怀庆。幼多病,宣宗抚爱,未就藩。岁时谒陵皆命摄祀。孝谨好学,以贤闻。卒谥恭。
倪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倪让(1400年—?),字允恭,直隶滁州全椒县人,军籍。进士出身。陕西乡试第十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八十六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0 【介绍】: 明宗室。韩宪王朱松长子。永乐九年袭韩王。赴平凉封地,熟知边防利弊。正统初,上书言边事,帝嘉之。卒谥恭。
蔡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蔡恭,福建惠安人。永乐十五年(1417年),福建丁丑乡试中举。永乐十六年(141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授兖州府同知。
邢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邢恭,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人,进士出身。宣德二年,登进士,授庶吉士。宣德八年,授中书舍人,后任翰林院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