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资理,号省庵,致斋先生从子也,以进士授工部营缮主事,所司职与内监相关,公未尝稍为屈。一日,司礼大珰以诸曹疏下,公当入领。故事,领疏曹官既受疏,北面揖,大珰南面报揖。公谓疏在若手犹可,既授我而南面报揖,何也?且左顺门上所常御,岂而南面地?竟出弗顾,诸珰俱以强项郎呼之。庚戌,京师戒严,廷臣举公将才,公内脩守具,奉命行视南郛址,筑卢沟桥,俱立办,后竟无名其功者。时相嵩方擅命,公疏其状罪,乞早窜僇,以谢天下。疏巳入银台矣,尚书文公明爱其才,密从司礼取公疏毁之,然相嵩已稍闻之,遂坐公他事,谪判漳州,稍迁南兵部郎,出为河南兵备。复以忤抚军李,遂罢归,卒于家。所著有漫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1546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徙吴县,字懋尚,号玉峰。弘治九年进士,孝宗喜其姓名,擢为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侍郎。大礼议起,群臣跪伏左顺门。希周请阁臣勿坐视,亦与群臣伏阙请愿。世宗怒,严旨谯责。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乞休归。林居三十年,不复起。
维基
朱希周(1473年—1557年),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弘治丙辰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希周生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弘治九年(1496年)成丙辰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传闻因明孝宗喜其名字,列为第一,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大明会典》。嘉靖初年(1522年)官礼部右侍郎。在大礼议中反对世宗。次年,迁任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两京官员考核,南京六科无人去职。桂萼在大礼议中即与朱希周不和,便借机弹劾他庇护下属。朱希周无奈,称病乞休,家居三十年,虽然屡获推荐,终于不得复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卒,赠太子太保。按例,词臣出身者谥“文”,但与朱希周父亲朱文名字冲突。朱希周临终时特意嘱咐诸子,如果蒙朝廷赐谥,请勿犯家讳。于是朝廷避免“文”字,特谥恭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5—1526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虔甫,号毅斋。弘治九年进士。任御史。正德改元,论劾中官李兴、高凤等罪,请斥尚书李孟旸、都督神英。后为四川副使,镇压农民军方四等。迁山西巡抚,守岢岚,败鞑靼兵。嘉靖初,历兵部侍郎,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料敌多中。为兵部尚书。为近幸所嫉,乞归。
维基
李(1465年—1526年),字虔甫,号毅斋,河南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兵部尚书,弘治丙辰进士。嘉靖初年,累官兵部尚书。谥恭简。
蒋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57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粹卿。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供御不事铺张,拒绝佞幸横索,致遭中官用铁索囚系数日。扬州民皆感泣,建祠祀之。嘉靖初,官至工部尚书。
维基
蒋瑶(1469年—1557年),字粹卿,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官至工部尚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十八年十一月选授南京山西道试御史,正德年间,历任两京监察御史,六年七月陈时弊七事。出为湖广荆州府知府,调直隶扬州府知府。武宗南巡至扬州,蒋瑶仅提供取具而已,没有赠送的礼物,致使群奸宠官员大怒。江彬欲夺民宅为威武副将军府,遭到蒋瑶反对。武宗在扬州期间,蒋瑶多次抵抗朝廷索求。武宗北返,蒋瑶随后被太监逮捕,数日后在临清释放返回。扬州百姓再次看到蒋瑶,无不感慨哭泣。蒋瑶升为陕西右参政时,扬州百姓争先出资建生祠祭祀,因此蒋瑶名声大震。嘉靖初年,历任湖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久之,累升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当初西苑宫殿建成后,世宗设宴款待群臣,在看到蒋瑶与王时中的席位在殿外后,命移到殿内,而亲自将皇亲的位置设于殿右以让空位给蒋瑶,并称:亲近亲人不如尊崇贤者。因丁忧离去,久之,起用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京工部尚书。因老致仕离去。蒋瑶归乡,家处偏僻小巷。其与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文酒社,放浪形骸于山水间。卒年八十九岁。死后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2 【介绍】: 明山西临汾人,字汝霖,号西磬。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宜阳知县。正德时擢给事中,抗言大计,侃侃不阿。核甘肃边储,稽察精明。迁户科都给事中。历顺天巡抚,条上边民疾苦等事,均见施行。后为宁夏巡抚,边备颇饬。以户部尚书致仕。
维基
张润(1470年—1552年),字汝霖,号西磐,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人,民籍,官至户部尚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山西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三甲第六十名进士。初授河南宜阳县知县,正德元年(1506年)擢刑科给事中,累迁礼科右、吏科左,升户科都给事中。九年擢顺天府丞,十三年转左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十四年丁外艰,十六年起宁夏巡抚,嘉靖二年(1523年)召还理院事,四年以九载考绩,晋左副都御史理院,六年以大狱谴归。嘉靖十八年诏复原职,转兵部右侍郎,又转户部左侍郎,督太仓。嘉靖十九年(1540年),晋工部尚书。二十年因内艰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尚书,二十七年以考绩赴京,觐见后即便道过家,恳求致仕,时已改户部尚书,仍督太仓,被准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肃。
杨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恭,字秉虔,燕京顺天府永清县人,武骧左卫官籍。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七十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42 【介绍】: 明山东沧州人,家居京师,字廷献。弘治十八年进士。由吏科给事中升兵科都给事中。嘉靖间依附郭勋,得为兵部尚书。以状貌中帝意,实无他长。为兵部十年,蓄财帛百万计,媚结中贵,内外事虽小皆知,得预为备。所用将领皆“债帅”,边事始坏。
维基
张瓒(1473年—1542年),字廷献,号东瀛,直隶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人,府军左卫官籍,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顺天府乡试第八十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二甲进士。授吏科给事中,迁兵科都给事中,正德七年(1512年),转通政司右参议。正德十四年(1519年),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嘉靖改元,转左通政。嘉靖三年(1524年),在大礼议中参与左顺门哭谏。嘉靖四年(1525年),升太常寺卿。累升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总制宣大偏保等处军务。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卒于任,享年七十,朝廷赐祭葬,赠太保,谥恭襄。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二和(1473年—?),字恭甫,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十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九十七名,三甲第四名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十八年任常州府知府,正德三年(1508年)官至四川提学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5—1539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字秉用,后赐名孚敬,字茂恭,号罗峰。二十四岁中举人,屡应会试落第,聚徒教授,名所居为罗峰书院。正德十六年始中会试。以武宗在南方,至次年世宗即位,始应殿试,中进士。世宗欲追崇生父兴献王,璁迎合帝意,力折廷臣,上疏请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争议数年,廷臣死于廷杖者十余人,贬窜相继。三年九月终用其议定尊称。自南京刑部主事内召为翰林学士,历兵部侍郎,于嘉靖六年入阁,仕至华盖殿大学士。士大夫咸切齿。璁亦颇事报复,逐退异己者颇众。然持身特廉,痛恶贪官,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建树亦多。有《谕对录》、《奏对录》、《保和冠服图》、《张文忠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7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迁广东布政司参议。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九庙灾,自陈致仕。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有《周恭肃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行之,吴江人。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擢南工科给事中,累迁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历官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肃,有《白川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九
用字行之,吴江人。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擢南兵科给事中,改礼科,复改南兵科,出为广东参议。历浙江、山东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河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召协理院事,擢吏部侍郎,改南刑部,就迁右都御史、工、刑二部尚书,致仕。起工部尚书,督河道,改漕运,召拜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谧恭肃。有《恭肃集》十六卷。 (《四库总目》:用诗近体颇宏整。 《静志居诗话》:白川十龄能画,长师石田翁,得其指授。诗则别裁风格,取法杜陵。集中诗云:「画品乃游艺,诗家特擅名。丹青乃馀事,金石自希声。散地方盘礴,诸公孰老成?辋川称二绝,早晚慰平生。」盖以摩诘自喻也。余尝见公画龙,戏浪穿山,蜿蜒升降,百年绢素,云雾犹湿。至写平坡放犊,亦不灭史道头、厉归真。乃知公艺事兼能,不惟以经济文章重也。 田按:尚书七言近体颇擅风格,绝句尤有丰致。)
维基
周用(1476年—1547年),字行之,号伯川、白川,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初,擢南京兵科给事中。父丧丁忧服阕,留补礼科。改南京兵科给事中。正德十二年(1517年),出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此后出任广东参议,参与平定番禺盗,有功。嘉靖二年(1523年),任浙江按察司副使,丁内艰,服阕,起补山东按察司副使、临清兵备。嘉靖六年,升为福建按察使;次年改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南赣巡抚,召协理院事。此后历任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因起废不当,尚书汪鋐诿罪下属,于是周用被降职,调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后升右都御史。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十八年,任南京刑部尚书。九庙遇灾,自陈致仕归乡。周用为官端亮有节概。朝廷内外为之可惜,屡有举荐。久之,起用为工部尚书起督河道,仅过数月,改为漕运总督。未上任,又召拜为左都御史。九年任满,加太子少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代替唐龙为吏部尚书,次年,卒于任,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文焕。刘实孙。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巡按云南。历福建、四川提学副使,迁四川左布政使。正德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平定苗民龙童保等起事。九年迁工部右侍郎,以入山采木犯风痹疾卒,谥恭襄。
维基
刘丙(?—1518年),字文焕,江西安福县人。江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巡按云南。其后改督两淮盐课,历任福建、四川副使,三迁四川左布政使。正德六年(1511年),加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平息苗乱。迁工部右侍郎。二年后,因患风痹得病去世。追赠尚书,谥恭襄。《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8—1554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悦之,号北原。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朱宸濠将反,浃首发其谋。嘉靖初,以议“大礼”称旨,累迁为右都御史,掌院事。又因议狱触帝怒,革职。后复起,官至吏部尚书。以谏帝信左道事,忤旨革职。
维基
熊浃(1468年—1554年),字悦之,号北源,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正德甲戌进士。嘉靖年间官至吏部尚书。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朱宸濠将谋反,熊浃与御史熊兰草拟奏疏,交予御史萧淮上奏,朱宸濠只得仓促举事,埋下败因。此后,熊浃奉命审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仗江彬势力,受贿上万,并诱杀熟番千人。之后又尝率家众拦截攻击副使胡澧。当地巡抚、按察使不敢进言。熊浃抵达后举报其事,张杰遂被罢官。明世宗继位后,廷臣为大礼议之事争论不息。熊浃上疏支持世宗立生父为皇考。嘉靖元年(1522年)其由刑科右给事中出任为河南参议。遇丧归乡。嘉靖六年(1527年)守丧期满后归朝,召修《明伦大典》,破格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升大理寺卿,不久又升右副都御史。《明伦大典》书成后,转左副都御史。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右都御史,掌管都察院事。京师有民张福起诉同乡张柱杀害张福母亲,东厂介入后,刑部定张柱死罪。张柱不服,张福的姐姐亦哭着报官,称母亲是张福所杀,而其相邻也都作證。世宗下诏刑部郎中魏应召复查,改判张福之罪。东厂上奏法司妄断人罪,世宗大怒,将魏应召投入诏狱。熊浃仍然坚持魏应召的主张,世宗大怒,将熊浃免职。工科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上疏劝阻,均被逮捕入诏狱。刑部左侍郎许赞又改张柱为死罪,魏应召与乡人等充军,张福姊授杖刑一百下,人们都认为是冤案。当时,因为世宗忌讳孝宗、武宗的妻家,张柱其实为明武宗皇后夏氏的仆人,所以世宗定要置之于死地。熊浃家居十年。世宗巡视承天府期间,与近臣谈论旧人,提到熊浃,于是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召为兵部尚书,掌管都察院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代替许赞为吏部尚书。当时,世宗迷恋仙台,熊浃上疏称其为妄谬,招致世宗大怒,但因大礼议事,不予追究。六年后二品满,加太子太保,因事夺俸。熊浃深知世宗之意,遂借病请求归乡。世宗大怒,遂贬其为民。十年后,熊浃去世。隆庆元年(1567年)恢复官职,并赐予祭葬,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55 【介绍】: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六
邦奇字汝节,朝邑人。正德戊辰进士,除吏部主事,历员外,言事谪平阳通判,迁浙江佥事,以裁抑小官下诏狱,斥为民。起山东参议,改山西,乞休。起四川提学副使,人为春坊右庶子,谪南太仆丞。起山东副使,历大理丞,进小卿,以右愈都御史巡抚寅府,入佐院事。造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改山西,引疾归。起故官,督河道,迁刑部侍郎,改吏部,拜南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归,陕西地震死。赠太子少保,谥恭简。有苑洛集》二十二卷。 (《四库总目》:当正、嘉之际,北地、信阳方用其学提唱海内,邦奇不相附和,以著书馀事发为文章,不必沾沾求合于古人。而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为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 田按:正德中,汝节官浙江佥事,时中官采富阳茶鱼贯民害,汝节作富阳摇哀之云: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吴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小官王堂奏汝节阻格上供,作歌怨谤。帝怒,逮至京,下诏狱,斥为民。)
维基
韩邦奇(1479年—1556年1月23日),字汝节,号苑洛,陕西西安府同州朝邑县民籍,洛南县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韩邦奇生于官宦家庭,其父韩绍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陕西乡试第二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韩邦奇与弟韩邦靖同登戊辰科进士(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升员外郎。正德九年(1514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任职期间,宦官王堂等至浙江,四处搜刮民财,强征富春江的鱼产、富阳一带的茶叶,邦奇作民歌《富春谣》一诗。王堂指控韩邦奇作歌怨谤。明武宗怒甚,下诏入狱,朝臣上书营救,最后被革职。嘉靖八年(1535年)为山西巡抚。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首辅周用任其总理全国河道,升调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49年)五次上书乞请解职获准。《关学编》称他“文理兼备,象数可与邵康节,论道体乃独取张横渠”。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发生嘉靖大地震,韩邦奇在地震时掉入火炕灶中,被活活烧死,与南京光禄寺卿马理、郎中薛祖学、员外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御史杨九泽、南京国子监祭酒王维桢等同日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8 【介绍】: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以道,号朴庵。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下狱,谪梧州府通判。瑾诛,擢南京兵部郎中。嘉靖时累官工部尚书。南北郊议起,拯言不可,失帝意,寻坐事落职,久之复官致仕。谥恭惠。有《朴庵文集》。
维基
章拯(1479年—1548年),字以道,号朴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兰溪县人,官至工部尚书。枫山先生章懋从子,弘治十四年浙江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十五年(1502年)联登壬戌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四名,三甲124名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刑部主事。正德年间,因得罪刘瑾下诏狱,谪梧州府通判。刘瑾被诛后,升任南京吏部主事,升兵部署郎中,七年(1512年)九月升广东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十二年八月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十六年二月录广东新会、新宁二县平贼功,升俸一级,历官广西左布政使。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抚治郧阳等处,三年改任巡视河道都御史,五年十二月加升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依旧总理河道,又奉命营建明显陵,六年十一月乞休,诏还京别用。嘉靖八年三月升南京工部尚书,八月改任工部尚书,反对治理海运,九年十一月因连坐郊坛祭器缺供,落职归。不久复官致仕,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卒,谥曰恭惠。
朱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冠(1479年—?年),字仲瞻,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民籍。治《春秋》,行二,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河南乡试第四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九名进士。四年闰九月选授广西道试御史,六年出巡两淮,疏陈鹾政四事,上嘉纳之。七年壬申流寇攻陷固始,父朱纪、母李氏皆被害,朱冠悲痛欲绝,哀毁骨立。丧期过后,绝意仕途,多次被举荐为官,都未赴任。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升任江西按察司佥事,推辞未获准,遂单骑上任,居一月复上章乞归,自是闭门养寂,凡公私宴会俱不赴。每言及壬申之变,辄涕泣不已,竟以是感疾卒,谥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