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文甫,号鉴塘。隆庆五年进士,授吉安推官。识邹元标于诸生。元标以论张居正得罪,鸿谟上疏救,被牵连,斥为民。归乡闭门讲学。后擢应天苏州十府巡抚,官至刑部侍郎。
维基
朱鸿谟(1543年—1598年),字文甫,号鉴川、鉴塘,谥恭恪、恭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益都县)人。隆庆四年(1570年),乡试第三名中举。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三甲252名进士,授吉安府推官。任内在诸生中特别赏识邹元标。后担任南京监察御史,邹元标、吴中行等人被治罪,他上疏请救,言语触怒张居正,被贬为平民。朱鸿谟回到家中,闭门讲学。万历十四年(1586年),经孙继先举荐,以原官起用,出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上奏减免因水灾造成减产的赋税,请求减去饶州磁器,奏章没有被上报给皇帝。又上疏推荐因谏议被削去官职的人,违背了圣旨,被停发俸禄。万历十七年,提拔为光禄少卿。万历十九年(1591年),任大理寺少卿。万历二十年,任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改巡抚应天、苏州十府。他上疏引用二位先皇帝节俭的案例,请求裁减上供的纺织品。苏州一带徭役不均,命令以占有的田地为标准,不足百亩的不服徭役,县里予以登记,定出差别、等级。纨绔子弟横行乡里,无赖之徒与他们为非作歹,朱鸿谟将其一网打尽,上疏报告皇帝有叛乱。朝廷议论要出动部队,兵部主事伍袁萃极力劝说尚书石星,命令再做勘察,于是调解。朱鸿谟不久提为刑部右侍郎,卒于任上。家贫不能下葬,同僚凑钱才办理丧事。赠刑部尚书,谥号恭介。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道翘,侯官人。嘉靖乙丑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有碧麓集
维基
林如楚(1543年—1623年),字道望,号碧麓,福建福州府候官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本年十二月授南刑部主事,丁忧。隆庆五年(1571年)三年复除刑部,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升员外,二年三月升郎中,三年八月升广东提学副使,六年三月患病致仕。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起补浙江副使,未赴任。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复起为广东副使,驻守雷州,二十七年升本省参政,二十九年四月升本省琼州兵备按察使兼摄学政。三十年七月以平黎功升一级,三十四年二月升湖广右布政使,三十五年七月升本省左布政,调广西,三十九年八月升太仆寺卿,四十年八月升大理寺卿,四十二年三月升工部右侍郎,寻署部事,时值陵寝、宫殿并兴,如楚全力以赴,著有成绩。四十六年累疏求去,不允,四十七年五月挂冠出城,沿途候旨,遂致仕归。天启三年卒,年八十一。赠工部尚书,谥恭简。著有《碧麓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字惟寅,号青莲居士。李景隆七世孙。万历二年袭临淮侯,守备南京。好学能诗,奋迹词坛,招邀名流,折节寒素,两都词人游客望走如鹜。有《贝叶斋稿》、《青莲阁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寅,岐阳武靖王文忠裔孙,袭封临淮侯,环卫侍直,留守陪京,加太保。有《青莲阁》《贝叶斋》《游燕》诸集。

人物简介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父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官兵科给事中。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转陕西副使归。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科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父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官兵科给事中。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转陕西副使归。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人物简介

简介
后世有传名彩凤。北直隶顺天府漷县(今北京市)人,明穆宗朱载忌的妃嫔,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进入裕王府,为裕王朱载忌生第三子朱翊钧,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为母亲李氏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六年三月,加尊号曰慈圣宣文皇太后。十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十二年,与陈太后一同谒山陵。二十九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三十四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哲卿。万历二年进士,知清江县,迁南京御史。上书请召用吴中行、赵用贤等,忤宦官冯保,谪江山县丞。后还故官。复因疏救主事董基忤上意,调南京大理评事。后历升户部左侍郎,未至卒。
维基
郭惟贤(1547年—1606年),字哲卿,号希宇,又名维贤,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授清江县知县,万历八年(1580年),拜为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因请求召吴中行、赵用贤等人而被谪为江山县县丞,后官复原职。弹劾、推荐多人。因援救主事董基忤旨,调南京大理寺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相继上疏救助,皇上发怒,分别扣发了这些人的俸禄。郭惟贤不久升户部主事,升吏部稽勋司郎中,万历十八年(1590年),升任顺天府丞。万历二十年(1592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衔巡抚湖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入京师为左佥都御史。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左副都御史,疏请早立皇储,慎待辅臣,赶紧实行考选,尽快将推荐人才的奏疏发下,没有回应。丁忧去职,起为户部左侍郎,未上任即卒。赠为右都御史。天启初年,追谥恭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景文。孙如法从弟。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累官礼部侍郎。部事丛集,决遣无滞。曾疏请严禁白莲、无为等教。光宗立,首请建东宫,帝命封郑贵妃为太后,李选侍为皇贵妃。均执礼力争。进本部尚书,后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致仕卒。谥文恭。
维基
孙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号鉴湖。浙江馀姚县人。宸濠之乱中殉国的都御史孙燧曾孙。万历乙未进士。天启年间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四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选庶吉士,二十五年升翰林院检讨,编纂六曹章奏。三十一年典试湖广,三十三年充册封正使。历升右春坊赞善、掌南京翰林院印右赞善、右谕德、右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十三年累官礼部右侍郎,主管部务。明神宗驾崩,以顾命大臣辅佐明光宗,曾挫败郑贵妃、李选侍篡权阴谋。后又辅佐明熹宗,被钦点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明廷机务。宦官魏忠贤掌权后,提出辞职。家居四年后卒。赠少保,谥文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10 【介绍】: 明山东聊城人,字古师,号泓阳。隆庆五年进士。授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主事,累迁光禄少卿。疏劾吏科给事中陈与郊,忤吏部尚书杨巍,改调南京。孟秋飨庙,帝不亲行,上章极谏。三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与巡按御彭应参合作,力锄豪右。被革职。家居十三年,再起,进南部刑部右侍郎,改工部。
维基
王汝训(1551年—1610年),字师古,号泓阳,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军籍。隆庆辛未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工部左侍郎。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山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授元城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年)升刑部主事,改兵部武选司主事,迁光禄寺丞,十六年四月奉使册封诸王府。十七年三月升尚宝司少卿,九月升光禄寺少卿,十八年九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十九年六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十月任太常寺少卿,二十年九月升太仆寺卿,十月改光禄寺卿。二十一年正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四月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因前国子监祭酒致仕范应期自杀案,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革职听勘。家居十五年,三十六年(1608年)七月起复任南京刑部右侍郎,三十七年(1609年)正月召为北京工部左侍郎,四月掌本部印信,署部事。三十八年(1610年)五月卒,赠工部尚书,谥恭介。
陈恪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恪(?—1592年),字稚恭,号大庭,浙江鄞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名进士,刑部观政,未仕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06 【介绍】: 明凤阳府盱眙人,字可大,号慕冈。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湖广按察佥事,分巡武昌、汉阳、黄州。税监陈奉横行,巡抚以下皆唯诺惟谨,应京独以法抑裁之,遂被诬奏逮狱。后以星变获释。天启初谥恭节。有《月令广义》、《经世实用编》。
维基
冯应京(1555年—1606年),字可大,号慕冈,安徽泗州人。生于凤阳盱眙县(今属江苏省),万历进士,曾任湖广监察御史,在湖北以“维护风化”为名弹劾泉州思想家李卓吾,又指使歹徒焚毁李卓吾所居之龙湖芝佛院,毁坏李预为藏骨的灵骨塔。后因案入狱,以利玛窦劝告,归依天主教。冯应京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五月二十一日,八岁其父卒于官,事母至孝。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进士,吏部观政,同年秋以母老请假归,次年,其母病逝,守丧三年。二十四年(1596年)授户部主事,督饷蓟辽。二十五年朝鲜之役起,调任兵部主事,升职方司员外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任湖广佥事,整饬武昌兵备,分巡武昌、汉阳、黄州。生性耿直,“不事空言,为淮西人士之冠”。在其《月令广记》中讲“工商皆本”。后因弹劾税监陈奉太监事,反遭陈奉控告,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湖广收税御马监监丞陈奉弹劾冯应京违抗明旨,阻挠税务,遂被革职为民。又因科道官员纷纷上疏求情,万历帝震怒,令锦衣卫逮送京城,二十九(1601年)年九月二十三日「入囚燕京」,冯应京被逮捕时,百姓“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入镇抚司狱,拷讯关押,利玛窦多次去狱中探视,狱中皈依天主教。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九月乙丑(1604年10月10日)发生客星之变,数日后被释放,枣阳县令王之翰则死狱中。应京系狱四年,读书不辍,勒成《经世实用编》,三十二年甲辰放归,万历三十四(1606年)年正月二十日(新历2月26日)卒于家,享年五十二岁。天启二年赠太常寺少卿,吏部录赠恤诸臣,应京为首,谥曰恭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镜源。师从丰城李材,得其传。万历十一年进士。四十二年召为兵部尚书,不赴。笃志讲学,宇内推为领袖。有《證学记》三卷。
维基
涂宗浚(1555年—1621年),字及甫,号镜源,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涂宗浚出身贫寒,其父涂纲以雕刻神像为业,宗浚随父学习手艺,居于僧寺,白天雕刻,夜晚坐于佛像膝上,借着神像前油灯读书。后在同乡蔡氏的私塾中受学,并得到其大力支持,给与衣食供给。又受业丰城李材,得其真传。万历十年(1582年)中江西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联捷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九名,登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历任慈溪、蕲水、江陵知县,十八年调任黄冈县知县,皆有政绩。二十年擢授山东道监察御史,二十二年巡按广西,二十三年巡按河南,二十六年巡按山西,改贵州道御史,上征播四议,二十八年巡按直隶,三十一年三月改任大理寺右寺丞,三十二年九月升右少卿,三十三年十二月转左少卿,三十四年六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三十六年五月考满加右副都御史,三十九年调任宣大总督,五月以大捷功,加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四十一年十一月加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照旧总督,荫一子世袭锦衣卫百户,四十二年三月加太子太保,八月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回部管事,累疏推辞赴任,四十三年十二月准回籍调理,病痊起用。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以荐起复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原官起用,提督陵京军务,六月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九月陛见,跪伏不能起,引疾乞休,不允。九日后病卒,赠少保,谥恭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恭伯。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江西、广西按察使。迁云南布政使,未到官,卒。有《岭西水陆兵记》、《拙政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恭伯,秀水人。万历癸未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江西按察使迁云南布政使未赴有拙政编附诗
维基
盛万年(1555年—?),字民祈,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匠籍。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中式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七名,二甲第六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工部虞衡司员外郎,十九年四月与大理寺右寺丞黎芳主考贵州,不久因母亲生病辞职。历升郎中,二十二年十月出任福建按察司副使,二十六年五月升广东右参政、分守岭西,升广东按察使兼右参议、分守岭西道,三十一年五月调简。三十三年十二月勘明,降一级调用,补贵州右参政,三十八年二月升贵州按察使。四十五年七月降补广西参政,天启元年二月升江西按察使,备兵赣州,二年正月京察,以不谨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浙江定海人,字伯孺,号青雷。万历十四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遇事能直言。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总督蓟、辽、保定。官至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设法制止禁军虚冒。卒谥恭敏。有《恭敏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儒,鄞县人。万历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累官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敏。有集。
维基
薛三才(1555年—1619年),字仲儒(中孺),号青雷,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今浙江宁波镇海区)民籍鄞县人,明朝末年大臣。祖籍鄞县,浮石薛氏宋薛朋龟之后。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十四年(1586年),薛三才在丙戌科会试中十六名,殿试中名列三甲第八,赐同进士出身,授庶吉士。十六年授户科给事中,先后任职礼部给事中、户部左给事、兵部都给事中。因上疏论政得失,二十三年由礼科都给事中出任湖广右参政、分守荆南。二十六年升按察使,二十九年升右布政使,三十一年转左布政使。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起复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四十年升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边防军务。加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四十七年四月卒,谥恭敏,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6—1627 【介绍】: 明陕西长安人,字仲好。冯友子。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御史,以上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因阁臣劝解得免。后被削籍。居家杜门谢客,钻研理学。光宗立,起尚宝卿。天启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恭定。有《元儒考略》、《冯少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历官副都御史谥恭定有少墟集
维基
冯从吾(1556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有宦官求见,但被他拒绝。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弹劾不去。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遂被调往外地。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便不再发生。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冯从吾上疏告戒明神宗:“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藉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天下后世,其可欺乎!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神宗盛怒,想要在大殿之上杖责冯从吾。恰逢仁圣太后寿辰,加上阁臣们竭力化解才得以倖免。随即便告老还乡,后被起用为巡查长芦等地盐政。冯从吾洁身自好,任内惠利商人,违法乱纪之事均有所收敛。不久,冯从吾返回京师,适逢神宗因军政之事大罢谏官。冯从吾也因而被革职,仍然是因为之前上疏谏言的缘故。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罢官归乡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古代贤人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体察考验自己的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在家闲赋了整整二十五年。万历四十八(1620年)明光宗登基。冯从吾被起用为尚宝卿,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因为兄长去世而未赴任。不久改任大理寺少卿。天启二年(1622年)擢左佥都御史。不到两个月,又升任左副都御史。廷议梃击、红丸、移宫等三大案,冯从吾说:“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自此以后朝中群小皆畏惧他。不久,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疏诋毁书院。冯从吾说:“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于是冯从吾再次称病求归,明熹宗温言安慰挽留。但是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又相继努力诋毁邹元标。冯从吾又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于是再次上疏请求归乡。天启四年(1624年)春,起任南京右都御史,都接连推却不任。被熹宗召见授予工部尚书。恰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相继离开朝廷,冯从吾连续上疏,极力请辞,熹宗遂同意其致仕。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党张讷上疏诋毁冯从吾,冯从吾被革职。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就立刻派遣乔应甲任陕西巡抚,想搜集各种罪證获罪于他,但都没有收穫。于是便毁掉了书院,推倒了圣贤塑像,将其扔到了城墙边角。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得病去世。崇祯初年(1628年)明思宗恢复冯从吾官职,并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恭定。与邹元标、钟羽正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林恭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恭章(1562年—1631年),字尔肃,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破莆田,恭章母亲躲在棺材下面生下他,成长后,常常发誓以清修报答母恩。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知海宁县,调阳江县,天性廉介,以教化为先。邑多猾吏,章刻意惩创,吏皆敛手。然至折狱,往往多哀矜流涕。盛暑必躬阅狱囚,日夕存恤。有村媪与子讼,意状甚逆,章愀然动色,携入衙署,跪白其母,母命设饮食,章盛衣冠侍母侧,观其母子同饭,顷之,媪与子泣且悟,叩头谢罪,乃喻遣之。居无何,丁母忧去,去之日,民遮道留衣履祀之。补新淦令,有能声。额赋听民自纳,不取羡馀。贫民有鬻妻者赈之,使完聚。邑火,捐粟恤被灾者。在淦数月,召为都察院经历,转工部营膳司员外郎,管街道厅。天启元年(1621年),由吉安府知府升江西湖东道副使,历云南右参政、广西按察使,天启六年(1626年)七月升湖广右布政使,不久致仕归乡。家居三年,崇祯四年辛未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