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 【介绍】: 明末清初辽东人。初为明总兵毛文龙部将,后任登州参将。崇祯四年据登州叛明,自称都元帅。六年,兵败投后金(清)。清崇德初封恭顺王,隶汉军正红旗。顺治元年从入关,转战江南、西南各省。六年封定南王,驻广西桂林。后为明将李定国击败,自缢死。

人物简介

维基
毛协恭(?年—1647年),字力怀,一字端甫,号亶鞠。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末政治人物。自幼家贫力学。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同进士出身,大理寺观政。十五年(1642年),授福建福宁州宁德县知县。随即以才能调任福州府侯官县知县,宁德县人为毛协恭立祠、碑于学前街。于侯官县拒绝馈赠、革除耗羡、多有惠政。十六年(1643年)春季,清兵入塞攻略畿辅,福建巡抚张肯堂勤王,毛协恭募兵二千人前往隶属张肯堂。十七年(1644年),勤王军退兵后获举荐入授监察御史,尚未赴任,流寇张献忠部已攻破江西袁州、吉州,转攻赣州以窥探福建;毛协恭对张肯堂进言:「杉关,入闽门户,关固,贼不能越邵武而南。请厚集兵守之。」两个月后,张献忠军转往四川使福建危机暂解,而李自成攻陷京师畿辅西侧地带,崇祯帝下诏勤王,毛协恭与张肯堂再度募集义勇军,刚集结便获悉京师沦陷皇帝殉国。南明福王监国,授为陕西道监察御史。隆武元年(1645年,顺治二年)闰六月隆武帝称帝后,以御史提督福建学政。隆武二年(1646年,顺治三年)正月,毛协恭进呈常州同乡各臣书疏,隆武帝读完感到悲痛,说:「江南士绅,无人不洒涕思明,枕戈待举。朕必亲提黄钺,张皇六师,以慰臣民之望。大小文武,当时时刻励尔志,毋狃偏安!」八月,清军入福建,取福州。毛协恭正办理考试完毕,由兴化府行至洪塘,获悉事变大哭,投水自杀,获救,避难流转于泉州府、建宁府境之间,打算前往广东。遇到土寇发起,避难前往崇安县。隆武三年(1647年,顺治四年)七月,毛协恭南下途中于建宁府西北吉阳溪万石滩遭遇清军,女婿刘元赵前行被杀;毛协恭命令两个儿子从小路逃走,自己向清军大喊:「速杀我!」被捕,清军主帅以高官厚禄劝降,毛协恭厉声说:「若亦知毛提督乎?尚奚道!」于是被杀,尸体被投入溪水急流中。毛协恭两个儿子寻找其尸身未寻得。毛协恭之妻周氏抱著幼子,与长女、次女都投水而死,家仆邹良玉、王大郎殉死,受毛协恭命率二千人前往京师的王秀之妻也携幼子投水死。清乾隆朝赐谥节悯,入祀宁德县、侯官县名宦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玄恭,号恒轩,入清改名祚明,晚年居庙称圆照,又有归藏、归妹、归乎来、元功、园功、悬弓、尔礼、普明头陀、鏖鏊钜山人等字号。明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有“归奇顾怪”之称。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穷困流离。生平喜骂人,虽失之偏激,实多仗义执言。善草书、画竹,文章胎息深厚,诗多奇气。有《悬弓》、《恒轩》等集,传世者名《归玄恭文钞》、《归玄恭遗著》。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五
归庄,字元恭,号恒轩,昆山人。有《恒轩集》、《山游诗》。
词学图录
归庄(1613-1673) 字玄恭,又字尔札,号恒轩,又有归藏、归妹、悬弓、圆照、园公、普明头陀、鏖鏊钜山人等别号,入清更名祚明。江南昆山人。明诸生。少与同里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目。其文不立间架,不事涂泽,有苍苍莽莽之势,诗神气飞腾,奇在骨。所为《万古愁》杂曲,尤称奇作。词作极少。有《归玄恭遗著》,今人辑有《归庄集》,词在集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84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恭士。徐作霖弟。顺治八年举人。工诗文,曾与侯方域等人结六子社。计东称其诗能自出机柚。有《偶更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徐作肃,字恭士,商丘人。顺治辛卯举人。有《偶更堂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六
邱恭娘,潮州人。明末罹乱被俘,作题壁诗。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泾阳人,字稚恭,一字壶山。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康熙中在江南为推官。善画,甚为时人所重。
维基
张恂(1617年—1689年),字稚恭,号壶山, 陕西泾阳县人,清初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观政京师。随即避兵祸,隐居太行山。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扬州。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献画得到顺治帝赏识,赐内阁中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北闱科场案牵连,流放尚阳堡。康熙元年(1662年)赎归,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晚年返回关中,与李因笃、宋振麟等人交游。有《樵山堂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郝维讷,字敏公,霸州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62 【介绍】: 即朱由榔。明神宗孙,桂端王朱常瀛子。崇祯九年,封永明王,隆武时袭封桂王。隆武帝死,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推桂王为监国,驻肇庆。旋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永历元年。肇庆失守,退驻桂林。次年,大顺、大西旧部诸将咸奉永历年号,兵势稍振,一度还驻肇庆。四年,走梧州,又走南宁。六年,孙可望迎驻安隆所。十年,李定国迎帝入滇。而孙可望降清。清军大举攻云、贵。十三年,昆明失守,逃入缅甸。后为缅人执送清军。清康熙元年,在昆明为吴三桂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83 【介绍】: 清直隶霸州人,字敏公,一字端甫。顺治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康熙间累官吏部尚书。吏、户两部法制,多经裁定。卒谥恭定。有《郝恭定集》。
维基
郝惟讷(1623年—1683年),字敏公,又字端甫,明末清初政治人物,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郝惟讷之父郝杰为明崇祯年间进士,后仕清,官至户部侍郎。惟讷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授官刑部陕西司主事。历任福建督粮佥事、通政司右参议、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康熙四年(1665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五年至十一年(1666至1672年),历任工、刑、礼、户、吏五部尚书。康熙十九年(1680年)因丁忧免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守丧结束,重返京师,未几授官而卒。谥恭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45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伟恭。黄淳耀弟。清顺治二年,嘉定抗清起义,清兵围城,渊耀宿城堞,昼夜拒战。城破,与其兄自缢于僧舍。有《谷帘学吟》。
王恭先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恭先。山西省临晋县(今属临猗县)人。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山西乡试解元,顺治十六年(1659年)会试九十七名,己亥二甲第78名进士。授河间府推官缺,康熙七年(1668年)裁补崇明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700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清诗别裁集
广南三家,翁山擅长五律,药亭擅长七古,几无与抗行者,元孝自逊力量不及两家,而诸体兼善,七律尤矫矫不群,诗名鼎立,不虚也。向从《明诗综》入前代中,今考元孝之殇,在康熙中叶,仍三家并存。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八
陈恭尹,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顺德人。有《独漉堂集》。
词学图录
陈恭尹(1631-1700) 字元孝,号独漉,又号半峰。广东顺德人。明诸生。父邦彦抗清就义,永历帝以父荫赐锦衣佥事。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独漉堂集》,词附见。
全粤诗·卷七一四
陈恭尹(一六三一—一七○○),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顺德人。以父邦彦死节袭南明永历朝锦衣卫指挥佥事。顺治八年(一六五一),郑成功起兵海上,恭尹思就之,入闽不达,自赣出九江,顺流至苏杭,复往返于杭州、宁国间,盖密有结连。历四年无成,乃归娶。又四年,与何绛出厓门,渡铜鼓洋,收拾馀众,又无成。十六年,将入滇从桂王,道阻,因登南岳、泛洞庭,顺流江汉之间,寓芜湖。时成功围攻金陵,张煌言进取徽宁,声势大振,恭尹与共策划。旋成功败走,煌言间道出海。恭尹乃济江入汴,北渡黄河,徘徊太行山下,沿途观察地形关隘,绘成九边图,冀有所为。逾年归,与陶窳、梁梿、何衡、何绛深相结纳,世称北田五子。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以嫌疑下狱,明年事解。晚年寓居广州城南,以诗文自娱。其诗激昂顿挫,为“岭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独漉堂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有传。
玛尔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718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兆佳氏。顺治十一年翻译举人,授笔帖式,迁刑部员外郎。三藩乱时,署骁骑参领,从攻王辅臣。又从穆占南下至贵州、云南。后任理藩院司务,从索额图与俄国议边界。历兵、吏部尚书,议政大臣。乾隆追谥恭勤。
金始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697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匡夏,号公觐,别号复庵。少善文,及长,博通经史,尤长于《春秋》。入清后弃举业,吟咏自娱。卒后私谥恭素。有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725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颛士,又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十八年,举博学鸿儒,试一等,授编修。历侍讲、侍讲学士、礼部侍郎,至武英殿大学士。在职以“安静”称。雍正间,加太子太傅。卒谥文恭。有《世恩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王顼龄,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官太常寺博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雍正癸卯,重宴鹿鸣。加太子太傅,赠太傅,谥文恭。有《世恩堂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颛士,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大学士,谥文恭。有《世恩堂诗》。
维基
王顼龄(1642年—1725年),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顼龄有文名。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获一等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参纂《明史》,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历迁侍讲,出督四川学政,升侍讲学士。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少詹事高士奇与王鸿绪植党营私,波及顼龄,三人皆休致。不久,顼龄又得留任。转侍读学士,因父丧归里。守丧结束后,顼龄复官,累升礼部侍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南巡,至顼龄所居“秀甲园”,赐御书榜。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次南巡时,再度前往其住所。不久,调吏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升工部尚书,主持会试。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拜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王鸿绪病逝,清廷重开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雍正三年(1725年)患痰疾,雍正帝命御医治疾,又赐人参、药饵。不久卒,赠太傅,谥文恭。著有《世恩堂诗集》。《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