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悬空(懸空)  拼音:xuán kōng
1.离开地面,悬垂于空中。如:「两脚悬空」。唐。薛曜〈舞马篇〉:「婉转盘跚殊未已,悬空步骤红尘起。」
2.比喻空洞、脱离现实。《朱子语类。卷六六。易。纲领上之下》:「大凡人不曾著实理会,则说道理皆是悬空。」
《漢語大詞典》:悬空寺(懸空寺)
在 山西省 浑源县 城南。建在 北岳 恒山 下 金龙口 西崖峭壁上。始建于 北魏 晚期,全寺有殿宇楼阁四十间,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寺内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像八十馀尊,古人题咏镌刻于壁间。
《国语辞典》:悬空电车(悬空电车)  拼音:xuán kōng diàn chē
多设于丛山间的电车。其下无轮,不设铁轨,而于空中架设较粗电缆,车中有安全装置,悬车于缆下,凌空往来。也称为「缆车」。
《漢語大詞典》:蹠空
腾空;悬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溪石坎坷,不能置踵,望左崖有悬级在伏莽中,乃援莽蹠空而上。”
分類:腾空悬空
《漢語大詞典》:悬飞(懸飛)
悬空飞翔。 南朝 梁 沈约 《咏湖中雁》:“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分類:悬空飞翔
《國語辭典》:悬腕(懸腕)  拼音:xuán wàn
写字时腕部到肘全部悬空,不接触桌面。也称为「悬肘」。
《漢語大詞典》:飞人
①指悬空进行杂技表演:空中~。②指跳得特别高或跑得非常快的人:女~ㄧ世界~。
《漢語大詞典》:倒提
(1).把人或物倒过来悬空提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此被人倒提入水揾死者也。”
(2).倒引,倒叙。《花月痕》第五回 栖霞居士 评:“此回传 痴珠 ,纯用倒提之笔,步步凌虚,高唱而入,妙文也,亦至文也。”
《漢語大詞典》:游浪(遊浪)
(1).放浪。《水浒传》第九四回:“ 乔冽 艴然而返,自恃有术,游浪不羈。”
(2).流浪。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七》:“她底疑心,很能使她再去过游浪的生活。”
(3).指双手攀物,身体悬空摆动的动作。 王公浦 《绿色的底层》:“爬到树杈,他打了个游浪,翻单杠一样跳上了树顶的细枝。”
漫游;游荡。《梁书·文学传下·伏挺》:“偃卧坟籍,游浪儒玄,物我兼忘,宠辱谁滞?” 明 高启 《咏张志和诗》:“超超 玄真子 ,游浪烟中水。” 明 聿云氏 《量江记·讹传凶信》:“粉香销瘦尽纤腰,则怕他狭邪游浪,别恋花娇。”
《國語辭典》:上吊(上弔)  拼音:shàng diào
自缢。将绳子吊在高处,套住脖子自杀。《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不由分说,向虔婆大哭大骂,要寻刀刎颈,要寻绳子上吊,䯼髻都滚掉了。」《红楼梦》第六九回:「常听见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乾净。」也作「上吊」。
《國語辭典》:上吊  拼音:shàng diào
自缢。将绳子吊在高处,套住脖子自杀。如:「他因经商失败破产,想不开而上吊。」也作「上吊」。
《漢語大詞典》:浮县(浮縣)
亦作“ 浮悬 ”。
(1).不定。鹖冠子·世兵:“虚实相因,得失浮县。” 陆佃 注:“浮县,言无定也。”
(2).悬空貌。鹖冠子·天权:“浮悬天地之明,委命相鬲谓之时,通而相鬲谓之道。”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四柱浮悬,九城灵架。”
分類:不定悬空
《漢語大詞典》:踏索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餘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张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岐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文献通考·乐二十:“絙戏, 汉 世以大丝绳繫两柱头閒,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张衡 所谓‘跳丸劒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谓之高絙,或曰戏绳,今谓之踏索焉。” 许地山 《女儿心》:“她学会些江湖伎俩,如半截美人、高跷、踏索、过天桥等等。”
《漢語大詞典》:悬泻(懸瀉)
悬空泻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敧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
分類:悬空
《國語辭典》:旋子(鏇子)  拼音:xuàn zi
1.温酒时盛水的金属器具。
2.铜制的器具,像盘形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
《漢語大詞典》:县旆(縣斾)
旗帜悬空随风飘荡。喻心神不定。 南朝 齐 谢朓 《后斋回望》诗:“ 巩 洛 常睠然,摇心似县斾。”参见“ 县旌 ”。
《漢語大詞典》:县旌(縣旌)
亦作“ 县旍 ”。
(1).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史记·苏秦列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2).悬挂旌旗。喻标榜。后汉书·崔駰传:“叫呼衒鬻,县旌自表,非 随 和 之宝也。”
(3).指进军。汉书·陈汤传:“县旌万里之外,扬威 昆山 之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刘备 薨于 白帝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文帝 问曰:‘ 吴王 若欲脩宿好,宜当厉兵江关,县旍 巴 蜀 ,而闻復遣脩好,必有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