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悲剧(悲劇)  拼音:bēi jù
1.以不幸遭遇为主题的戏剧。在情节布局中主角的命运往往悲惨不幸,进而引起观众的同情。
2.比喻悲惨不幸的事件。如:「酒后切勿驾车,以免酿成悲剧。」
《漢語大詞典》:希腊悲剧
世界戏剧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初,由古代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最初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队演唱。后发展为三个演员登台演出。演员戴面具,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扮演。多取材于荷马史诗或神话传说。先后出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作家。
《国语辞典》:性格悲剧(性格悲剧)  拼音:xìng gé bēi jù
一种悲剧。主要表现主角的矛盾性格,常是文学、戏剧的题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为此类悲剧的代表。
《国语辞典》:悲剧反讽(悲剧反讽)  拼音:bēi jù fǎn fèng
在悲剧情节中,人物的动作、信念与后来的发展捍格颠倒,形成嘲弄警惕的讽刺,这种悲剧中情境逆转的艺术效果,称为「悲剧反讽」。
《漢語大詞典》: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剧本。英国马洛作于1588年。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
《國語辭典》:正剧(正劇)  拼音:zhèng jù
戏剧类别之一。源自十八世纪时为宣传自由政治思想、反映生活需求所提倡的戏剧。特徵是不受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约束,兼有悲剧、喜剧的因素,以表现严肃的冲突为内容,为求多方反映社会生活,剧情多矛盾复杂。十九世纪之后,成为戏剧创作的主流。
《国语辞典》:许宣(许宣)  拼音:xǔ xuān
悲剧小说白蛇传中的人物。为人忠厚善良,但性格懦弱而意志不坚。游西湖而遇千年蛇精白娘子,两人结为夫妻,恩爱逾常。后因法海和尚点破白娘子蛇精身分,导致二人终告离散。也作「许仙」。
《國語辭典》:悲喜剧(悲喜劇)  拼音:bēi xǐ jù
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戏剧。其情节的发展有可能成为悲剧,但结果却以喜剧收场。此词出现罗马时代,但真正悲喜剧的出现要到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为代表作。
《國語辭典》:三部曲  拼音:sān bù qǔ
1.音乐上指由前、中、后三部成立的乐曲,是歌曲中形式最完备者。
2.比喻一件事由开始进展到最后的三个阶段。如:「恋爱三部曲」。
《国语辞典》:哈姆雷特  拼音:hā mǔ léi tè
Hamlet
戏曲剧目。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于西元一六○○年初演。叙述丹麦王为妃及弟所害,王子哈姆雷特蓄志复仇,因疑虑不决,终归失败,并惨遭杀害。后指多疑而少决断的性格为「哈姆雷特型」。也译作「汉姆莱特」。
《国语辞典》:罗密欧与茱丽叶(罗密欧与茱丽叶)  拼音:luó mì ōu yǔ zhū lì yè
戏曲剧目。英国莎士比亚所著的一出悲剧。叙述两个世仇家族的青年男女,因相爱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剧情悽楚动人,感人心怀。西元一五九七年出版,曾多次拍成电影。或称为《殉情记》、《铸情记》。
《国语辞典》:反二簧  拼音:fǎn èr huáng
一种曲调。国剧文场里悲剧人物于濒临绝望时所唱的曲调。包括导板、慢板、原板、散板等板式。旋律升降起伏较二簧为大。代表作有《哭祖庙》、《乌盆记》。
《国语辞典》:茱丽叶(茱丽叶)  拼音:zhū lì yè
英国莎士比亚所著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女主角。为英语Juliet的音译。与男主角罗密欧相爱却不能成为眷属,双双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