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8,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痌伤
憯痛
憯恸
憯凄
绞痛
恓楚
憯痌
凄轸
啾疾
伤心
断肠
肠断
离离
可哀
回肠
《漢語大詞典》:痌伤(痌傷)
悲痛;伤心。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十三年某月甲子,道薨於 洋 之 白草 。奏至,天子痌伤,为之不御朝。”
分類:悲痛伤心
《漢語大詞典》:憯痛
悲痛。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殂落’、‘死’者,各自见义。 尧 见憯痛之, 舜 见终各一也。” 五代 牛希济 《刑论》:“毁其父母之遗体,罔不憯痛於心。”新唐书·韩皋传:“‘止息’者, 晋 虽暴兴,终止息於此。其哀愤、躁蹙、憯痛、迫胁之音,尽於是矣。”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憯恸(憯慟)
悲痛。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同哀辞》序:“ 大同 字 仁洽 ,予之第十九子也,生於仲秋,殞於冬末,悲夫!憯慟结于心,愁眉惨于外。”
分類:悲痛
《國語辭典》:憯悽  拼音:cǎn qī
忧伤悲悽。《文选。宋玉。风赋》:「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悽惏慄,清凉增欷。」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诗:「孰能不憯悽,天时牵人情。」
《國語辭典》:绞痛(絞痛)  拼音:jiǎo tòng
1.内脏的剧烈疼痛。如:「暴饮暴食会造成肠胃绞痛。」
2.比喻悲痛难忍。如:「当地震灾区有伤亡的噩耗传来,大家心中一阵绞痛。」
《漢語大詞典》:恓楚
悲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张君瑞 病懨懨担带不去。説不得凄凉,覷不得恓楚。”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憯痌
悲痛。 宋 司马光 《祭范尚书文》:“輴车过都,顿舍甚邇,莫不手觴,憯痌何已!”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凄轸(悽軫)
悲痛。《旧唐书·李怀光传》:“虽自貽伊戚,与众弃之,而言念尔劳,何嗟及矣!以其前効犹在,孤魂无归,怀之怳然,是用悽軫。”
分類:悲痛
《国语辞典》:啾疾  拼音:jiū jí
比喻丧偶的悲痛。《西游记》第七一回:「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
分类:丧偶悲痛
《國語辭典》:伤心(傷心)  拼音:shāng xīn
心怀悲痛。唐。刘长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诗:「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足下见此芙蓉,何故伤心?」
《國語辭典》:断肠(斷腸)  拼音:duàn cháng
1.切断肠子。《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2.比喻悲伤到了极点。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鳞鸿何处?回不得一纸断肠书。」
《漢語大詞典》:断肠猿(斷腸猿)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公 入 蜀 ,至 三峡 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絶,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令黜其人。”后世用作因思念爱子而极度悲伤之典。 唐 李白 《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东 鲁 ,空悲断肠猿。” 宋 黄庭坚 《上冢》诗:“ 康州 断肠猿,风枝割永痛。”
《國語辭典》:肠断(腸斷)  拼音:cháng duàn
形容非常悲伤。《文选。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分類:肠断悲痛
《國語辭典》:离离(離離)  拼音:lí lí
1.分披繁盛的样子。《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宋。陆游 病起诗:「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2.果实下垂的样子。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3.剥裂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曾哀悽欷心离离兮,顾高丘泣如洒兮。」
4.不亲事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
5.茂盛的样子。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國語辭典》:可哀  拼音:kě āi
1.使人悲痛。《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2.令人叹惜、可怜。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张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于兵,和为陕府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亡后,可哀也。」
分類:可怜悲痛
《國語辭典》:回肠(回腸)  拼音:huí cháng
1.形容内心焦虑,好似肠子在回转纠结。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董西厢》卷六:「争奈按不下九曲回肠,合不定一双业眼。」
2.小肠的一部分。上连空肠,下接大肠及盲肠。也作「回肠」。
《國語辭典》:回肠(迴腸)  拼音:huí cháng
小肠的末段。上接空肠,下连大肠的部分。也作「回肠」。
《國語辭典》:回肠荡气(回腸蕩氣)  拼音:huí cháng dàng qì
形容音乐或文辞生动感人。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酒半醒。」也作「回肠荡气」。
《國語辭典》:回肠荡气(迴腸蕩氣)  拼音:huí cháng dàng qì
形容音乐或文辞感人至深。如:「她的歌声绕梁三日,令人回肠荡气。」也作「荡气回肠」、「回肠荡气」、「回肠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