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愕然  拼音:è rán
惊奇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金光洞主愕然而惊。」《红楼梦》第七八回:「众清客都愕然惊问道:『不知底下有何奇事?』」
分類:惊讶
《國語辭典》:得了  拼音:dé le
1.完毕、完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2.表示怀疑的语气。如:「得了,你会帮忙才怪!」
3.制止之词。如:「得了!得了!你们不要七嘴八舌,一个个慢慢说。」
《國語辭典》:惊诧(驚詫)  拼音:jīng chà
惊奇讶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于得水惊诧问道:『你是何处神鬼!辄来作怪!』」
《國語辭典》:瞠目  拼音:chēng mù
睁大眼睛。形容愤怒、惊讶、无奈的样子。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國語辭典》:骇然(駭然)  拼音:hài rán
惊恐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性不及提防,早被一鎗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分類:惊讶
《漢語大詞典》:惊笑(驚笑)
惊讶讥笑。新唐书·魏元忠传:“故 汉 拜 韩信 ,举军惊笑; 蜀 用 魏延 ,羣臣觖望。”
分類:惊讶讥笑
《國語辭典》:惊奇(驚奇)  拼音:jīng qí
觉得十分罕见、异于寻常而吃惊。如:「透过空中摄影,呈现一幅幅令人惊奇的景色。」也作「惊怪」、「惊异」。
《國語辭典》:拊手  拼音:fǔ shǒu
拍手鼓掌。《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已而笑,拊手且歌。」《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國語辭典》:哎哟(哎喲)  拼音:ā yō
表示惊异或痛苦的感叹词。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哎哟天!那兀的不送了我也这条老命!」《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哎哟!你一去这多年,连信也不给我一封,叫我好生记挂?」
《漢語大詞典》:怪骇(怪駭)
惊恐,惊讶。 宋 司马光 《留吴奎札子》:“其罚太重,能不怪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士皆安卑习陋久矣,一旦见有轩昂峭异者,其怪骇宜哉!” 康濯 《东方红》第十四章六:“ 永庆 实在怪骇得楞睁睁说不出话来!”
分類:惊恐惊讶
《漢語大詞典》:目瞠
即瞠目。形容惊讶的样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口茄目瞠面如土,諕杀那诸僧和寺主,气喘不迭叫苦。”
分類:瞠目惊讶
《漢語大詞典》:骇服(駭服)
亦作“駴服”。 惊佩;惊讶诚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尝筭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 玄 能者, 融 召令筭,一转便决,众咸骇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又改 元用 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 元用 骇服。”金史·张中彦传:“ 中彦 手製小舟纔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鉤带,谓之‘鼓子卯’,诸臣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绍兴琴派:“余曾与 本吾 、 紫翔 、 尔韜 取琴四张弹之,如出一手,听者駴服。”
分類:惊讶
《國語辭典》:惊惋(驚惋)  拼音:jīng wàn
惊异感叹。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
分類:惊讶叹惜
《漢語大詞典》:怪讶(怪訝)
惊讶,诧异。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段相 文昌 ,性介狭,燕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初,师之将诞也,有桑生於宅中,不半岁成树,比十年其高数寻,状如层楼,世所未见。至是亦无故而枯,相与始终,尤可怪讶也。” 冰心 《庄鸿的姊姊》:“我虽然有点怪讶,也不想到是有什么意外的事。”
分類:惊讶诧异
《國語辭典》:挢舌(撟舌)  拼音:jiào shé
因恐惧害怕而张开嘴巴、翘起舌头,无法出声。《新唐书。卷一五九。吴凑传》:「挢舌阿旨固善,有如善民上诉,叵云罪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