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悚恧
惶恐惭愧。 南朝 梁简文帝 《上大法颂表》:“ 曹丕 从征之赋, 刘坦 游侍之谈,曾无连类。伏兼悚恧,不胜喜悦之情。” 南朝 梁 萧子良 《净住子·检覆三业门》:“故以事检心,校所修习,既知不及,弥增悚恧。”
分類:惶恐惭愧
《漢語大詞典》:追愧
后悔惭愧。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陈主 谓 袁宪 曰:‘我从来接遇卿不胜餘人,今日但以追愧。’”
分類:后悔惭愧
《漢語大詞典》:惭罪(慚罪)
惭愧有罪。自谦之词。 宋 欧阳修 《与丁学士书》:“既默无所为,而至於书问亦不能时致其勤,其为惭罪,不待言矣。” 宋 欧阳修 《与蔡省副书》:“久不奉问,惭罪,惭罪!”
《漢語大詞典》:缩恧(縮恧)
谓畏缩而惭愧。 唐 柳宗元 《乞巧文》:“叩稽匍匐,言语譎诡;令臣缩恧,彼则大喜。” 清 钱谦益 《陈孟孺七十序》:“﹝余﹞浸淫二十年,始自悔其少作,尽抹去之,以庶几求当於作者之旨,字鉥句劌,缩恧不能出。”
分類:畏缩惭愧
《漢語大詞典》:赧面
因惭愧而脸红。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中夜思之,痛心赧面。”
分類:惭愧脸红
《漢語大詞典》:愤愧(憤媿)
愤恨惭愧。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 仁甫 虽愤媿不平,而亦幸蒙其成,竟用以进。”
分類:愤恨惭愧
《漢語大詞典》:腼惧(靦懼)
惭愧惶恐。 唐 上官仪 《为太仆卿刘弘基请致仕表》:“久尸厚禄,靦惧在躬。”
《國語辭典》:恧缩(恧縮)  拼音:nǜ suō
惭愧而畏缩。《新唐书。卷一三一。宋室宰相传。李石传》:「士良等恧缩不得对,气益夺。」
《漢語大詞典》:恧怩
惭愧忸怩。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
分類:惭愧忸怩
《国语辞典》:悔愧  拼音:huǐ kuì
因做错事而感到后悔惭愧。如:「他悔愧得无地自容。」
《漢語大詞典》:颡汗(顙汗)
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宋 文同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诗之一:“冠带坐大暑,顙汗常涓涓。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明 方孝孺 《吴氏二贤母哀辞》:“彼何人兮艳妇,夫尸在牀兮笑言詡詡,倾人宗兮殞人祀,地下逢之兮顙汗犹泚。”参见“ 顙泚 ”。
分類:惭愧惶恐
《漢語大詞典》:颡泚(顙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顙泚。”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顙泚。”
《漢語大詞典》:愧灼
谓因羞惭而脸上发烫。极言惭愧之意。 宋 苏轼 《答杨礼先书》之一:“厚貺狨皮、石砚、蜡烛,物意两重,不敢违命,但有愧灼。”
《漢語大詞典》:愧咎
惭愧而自责。明史·弋谦传:“朕於 谦 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
分類:惭愧自责
《漢語大詞典》:谢惭(謝慙)
同“谢慙”。谓因过失而惭愧,表示道歉,请求原谅。
《漢語大詞典》:痛愧
悲痛惭愧。《魏书·刘昶传》:“万里奔波,投荫皇闕,仰赖天慈,以存首领。然大耻未雪,痛愧缠心。”
分類:悲痛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