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无上惭愧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总称。
惭愧
【佛学常见辞汇】
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无惭愧僧
【三藏法数】
谓若有人投佛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佛之禁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畏后世苦果,是名无惭愧僧。
惭愧财
【三藏法数】
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
生大惭愧心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生重惭愧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剋责往昔无羞无耻,弃舍净业,习诸恶行。天见我之隐罪,是故惭天;人知我之显过,是故愧人。以此翻破无惭无愧之心也。
具足惭愧
【三藏法数】
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有所作,身口过非,而能内自羞耻,发露向人,悉不覆藏,此为有依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