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幻想力  拼音:huàn xiǎng lì
凭空虚构或想像实存物体为虚幻的能力。
《国语辞典》:捕风系影(捕风系影)  拼音:bǔ fēng xì yǐng
比喻追逐虚幻,凭空想像。宋。朱熹〈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用意愈深而去道愈远也。」也作「系风捕景」。
《国语辞典》:罪恶感(罪恶感)  拼音:zuì è gǎn
个人在实际行为上或想像中,因有违家庭、宗教或社会规范,引发内心谴责而感到愧疚难安的一种主观意识经验。
《国语辞典》:自由画(自由画)  拼音:zì yóu huà
不规定绘画题目,任绘画者自由想像,随意发挥的画。
《国语辞典》:自在画(自在画)  拼音:zì zài huà
不用制图仪器,但凭徒手描绘的画。如写生画、想像画、临摹画等。
《国语辞典》:炮目线(炮目线)  拼音:pào mù xiàn
由火炮至目标的想像直线,称为「炮目线」。
《国语辞典》:拍脑袋(拍脑袋)  拼音:pāi nǎo dài
大陆地区喻办事不按理分析,单凭主观想像。如:「屋里拍脑袋、会上拍胸脯、错了拍屁股曾被讥为决策三拍法。」也作「拍脑瓜」、「拍脑门」。
《国语辞典》:木板画(木板画)  拼音:mù bǎn huà
由木板刻成想像中的画面后,再经拓印于纸、布成画,称为「木板画」。含有刀、木情趣。也称为「木版画」、「木刻画」。
《国语辞典》:木版画(木版画)  拼音:mù bǎn huà
以木板做为刻版印画的材料,刻成想像中的画面后,再经拓印于纸、布成画,称为「木版画」。也称为「木板画」、「木刻画」。
《国语辞典》:理想化  拼音:lǐ xiǎng huà
将一切想像成合乎希望的样子。如:「凡事别太理想化,免得与现实相去太远,徒生幻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