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惄如调饥(惄如调饥)  拼音:nì rú tiáo jī
调,早晨。惄如调饥指忧思想念至为殷切,如同早晨腹饥思食一般。《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国语辞典》:目盼心思  拼音:mù pàn xīn sī
形容企盼想念的殷切。《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二。馀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国语辞典》:眷念无斁(眷念无斁)  拼音:juàn niàn wú yì
无斁,不厌烦。眷念无斁指时时想念记挂著。唐。元稹《莺莺传》:「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
《国语辞典》:行思坐忆(行思坐忆)  拼音:xíng sī zuò yì
坐时想,走时也想。形容无时无刻不断想念。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词:「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也作「行思坐想」。
《国语辞典》:巴想  拼音:bā xiǎng
非常想念、盼望。如:「做人要脚踏实地,别巴想不劳而获的事。」
分类:想念盼望
《国语辞典》:牵亡(牵亡)  拼音:qiān wáng
1.民俗丧葬礼仪中,牵引亡魂的仪式。
2.在闽南习俗中有人死后数年,因其亲人想念,透过灵媒召请亡魂的事。
《国语辞典》:朝思夕想  拼音:zhāo sī xì xiǎng
白天晚上都在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明。陆采《怀香记》第一○出:「青琐窥观生悒怏,苦杀也朝思夕想,绣床空倚减红妆,魂逐杨花飘荡。」也作「暮想朝思」、「朝思暮想」。
《國語辭典》:牵肠割肚(牽腸割肚)  拼音:qiān cháng gē dù
1.比喻十分操心、挂念。元。白朴 恼煞人。又是红轮西坠套。伊州遍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受尽平生苦。」也作「割肚牵肠」。
2.比喻非常痛心。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三哥打的更毒,老身牵肠割肚。」
《國語辭典》:念念不忘  拼音:niàn niàn bù wàng
心里时时刻刻惦记著。《隋唐演义》第八五回:「玄宗因秦国夫人之死,益信公远之言不谬,念念不忘,然已无可如何。」《红楼梦》第四七回:「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藩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
《漢語大詞典》:盼念
盼望,想念。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吃青的时候,就盼你来呀。’”
分類:盼望想念
《漢語大詞典》:热着(熱着)
想念着;爱恋着。《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今日他也费心,整治许多菜蔬,叫两个唱的,落后又邀过 朱臺官 来陪我。我热着你,心里不自在,吃了几钟酒,老早就来了。”《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可可儿就是热着我来?我是那活佛出现,也不放在你那心上。”
受暑;中暑。红楼梦第三六回:“説了这半天,可别热着罢。”红楼梦第六四回:“ 寳玉 笑道:‘这真难为你想的到。只是也不可过於赶,热着了,倒是大事。’”
《國語辭典》:暮想朝思  拼音:mù xiǎng zhāo sī
白天晚上都在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二六出:「小生向与淑娘既不得谐姻好,又不得尽别情,以故暮想朝思,顿忘山遥水远,今已到彼住劄地方。」也作「朝思暮想」、「朝思夕想」。
《國語辭典》:眠思梦想(眠思夢想)  拼音:mián sī mèng xiǎng
连睡梦都不忘,表示思念之至。元。王元和〈小桃红。题情〉曲:「眠思梦想如花貌,这愁烦谁人知道。」
想念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
观想念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念佛之一。观念阿弥陀佛之真身于心里也。观经之观佛当之。见普贤行观记,三藏法数十七。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念佛之一。(参见:四种念佛)
【三藏法数】
谓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观,或想阿弥陀佛眉间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辐轮相,如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展转观之,观想纯熟,三昧现前,临命终时,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三昧,华言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