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驰惶
蹙刺
诚惶诚惧
诚恐诚惶
诚惶诚恐
疏惶
局躬
局地吁天
《漢語大詞典》:驰惶(馳惶)
书信用语。表示自己惶恐不安。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天道穷剥,钟乱本朝,情计驰惶,公私哽惧。”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六回:“窃 元洪 屡觐钧颜,仰承优遇……驰惶靡措,诚服无涯。”
《漢語大詞典》:蹙刺
惶恐不安貌。太平广记卷二六三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韩令珪:“ 令珪 嚬眉蹙刺,相慰而去。”
分類:惶恐不安
《国语辞典》:诚惶诚惧(诚惶诚惧)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参见「诚惶诚恐」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国语辞典》:诚恐诚惶(诚恐诚惶)  拼音:chéng kǒng chéng huáng
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参见「诚惶诚恐」条。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二出:「念臣棼诚恐诚惶,堑江城遭寇与拦当。」
《國語辭典》:诚惶诚恐(誠惶誠恐)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漢語大詞典》:疏惶
亦作“疎惶”。 犹言惶恐不安。《再生缘》第二二回:“伯母今朝何出此?反教小侄意疎惶。”
分類:惶恐不安
《漢語大詞典》:局躬(跼躬)
犹言弯腰曲背。喻惶恐不安。 清 陈确 《答萧山来成夫书》:“犹自以受享踰分,跼躬而无容。”
《漢語大詞典》:局地吁天(跼地籲天)
惶恐不安貌。 宋 岳飞 《辞开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辞恩宠,庶几陛下洞烛,危恳终赐矜从,而温詔谆谆,未回睿听,跼天吁地,不知所措。”
分類: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