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惭惕(慚惕)
羞愧惶恐。《隋书·杨素传》:“昼夜迴徨,寝食惭惕,常惧朝露奄至,虚负圣慈。” 宋 欧阳修 《答李诩第一书》:“人还索书,未知所答,惭惕,惭惕!”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七章:“劳阿姊询及,惭惕何可言。”
《漢語大詞典》:凄惶(淒惶)
悲伤不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一本作“ 恓惶 ”。 元 曾瑞 《喜春来·秋夜闺思》曲:“悽惶泪湿鸳鸯枕,惨淡香消翡翠衾。”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母子二人悽惶了一夜,天明算了店钱,起身回 姑苏 而来。”
匆遽不安。 唐 元结 《问进士二》:“若不困顿於林野,必悽惶於道路。”
悲伤惶恐;凄惨不安。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哎哟天那,我这里便则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家私已弄得罄尽,没了生计……正在凄惶,忽然想着了一个去处。”
悲伤惶恐;困苦难堪。《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正凄惶时,忽见 糜芳 面带数箭,踉蹌而来,口言:‘ 赵子龙 反投 曹操 去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身后,正不知倚靠谁人。説着,便不胜凄惶。” 冰心 《两个家庭》:“放学回来刚到门口,三哥也来了,衣襟上缀着一朵白纸花,脸上满含着凄惶的颜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惶,精神上总是象 汤河 岸上的白杨树一般正直,白净。”
《漢語大詞典》:悚惶
亦作“ 悚皇 ”。 犹惶恐。 明 徐渭 《与许口北书》:“失候二公高盖,悚惶悚惶。”镜花缘第六八回:“当日读书东朝,既未树援,此时回国,亦岂另有腹心!势甚孤而年又稚,安得不时切悚惶!”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敢乞皇上圣鉴,不胜悚皇屏营之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子见南子〉》:“激愤陈词,无任悚惶待命之至。”
分類:惶恐
《漢語大詞典》:兢忧(兢憂)
惶恐忧虑。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唯夙夜在公,敢忘虔恪,而吉凶难测,倍切兢忧。” 宋 王禹偁 《为乾明节不任拜起陈情表》:“载循衰朽,但积兢忧。”
分類:惶恐忧虑
《漢語大詞典》:皇然
(1).堂皇正大貌;正经貌。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当受牛羊之时,何不皇然自谢其不敏也。”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二品加衔四品阶,皇然緑轿四人抬。”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写了……两篇短论,尖锐地表示了个人意见,锋利地讥讽那些毫无独立见解而庞然皇然的大块文章。”
(2).惶恐貌。皇,通“ 惶 ”。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故昔帝王处蒙业久安之世,当涣汗大号之日,必虩然以军令飭天下之人心,皇然以军事军食延天下之人材。” 茅盾 《过年》:“他皇然四顾,似乎要找个地方逃避,又像是压根儿没有听明白那人说的是什么。”
《漢語大詞典》:骇惧(駭懼)
惊惶恐惧。晋书·孙恩传:“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众小儿都吃一惊,齐説神道出现,偏是 婆留 全不骇惧。” 曹禺 《雷雨》第四幕:“骇惧地闭上目。”
《漢語大詞典》:皇惑
惶恐而怀疑。皇,通“ 惶 ”。 宋 叶适 《舒彦升墓志铭》:“铁钱法弊,商贾顿亏折,所至皆皇惑罢市。” 清 戴名世 《〈小学论选〉序》:“以朝夕从事於时文犹茫不得其旨趣之人,而使之为古文,宜其惊愕皇惑而不能执笔也。”清史稿·庄亲王舒尔哈齐传:“臣奉 康亲王 檄催,心思皇惑,语言违谬。”
分類:惶恐怀疑
《漢語大詞典》:欣悚
欣喜而又惶恐。 宋 苏轼 《答漕使启》:“但交欣悚之怀,莫罄瞻依之颂。”
分類:欣喜惶恐
《漢語大詞典》:悚怍
惶恐惭愧。《南齐书·王融传》:“才分本劣,谬被策用,悚怍之情,夙宵兢惕。”旧唐书·酷吏传上·侯思止:“ 思止 惊起悚怍,曰:‘ 思止 死罪,幸蒙中丞教。’”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寄貺佳酒……一一感铭,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
分類:惶恐惭愧
《國語辭典》:怆惶(愴惶)  拼音:chuàng huáng
慌乱失措。《西游记》第二一回:「呆子又不敢上他门,又没人看守马匹、行李,果是进退两难,怆惶不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相怆惶,欲避无计。」
《漢語大詞典》:悚愧
惶恐惭愧。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钱子予:“ 宰 等悚愧谢罪。” 清 顾炎武 《答汪苕文书》:“远惠手书,奬挹过甚,殊增悚愧。”
分類:惶恐惭愧
《漢語大詞典》:哀惶
悲伤惶恐。南史·谢述传:“ 景仁 肥壮,买材数具皆不合用, 述 哀惶,亲选廼获焉。”《隋书·炀帝纪下》:“百姓愁苦,爰谁适从?境内哀惶,不胜其弊。”
《國語辭典》:惶愧  拼音:huáng kuì
惶恐惭愧。《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
分類:惶恐羞愧
《漢語大詞典》:惶灼
惶恐焦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陛下至性殊常,哀毁之甚,臣等不胜惶灼,伏望为宗庙社稷,割哀强食。” 唐 萧仿 《蕲州谢上表》:“臣谬掌贡闈,果兹败失……每自咎而惶灼。”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羣下惶灼,莫知所言。”
分類:惶恐焦急
《國語辭典》:伏气(伏氣)  拼音:fú qì
1.屏气。唐。韩愈〈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
2.服输。元。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一出:「公公又不伏气,只管和婆婆閒争。」《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