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旧愆(舊愆)
昔日的过失。汉书·谷永传:“捐忘邪志,毋贰旧愆。” 明 方孝孺 《艾庵记》:“絶旧愆之萌芽,培天德而日滋。”
分類:昔日过失
《漢語大詞典》:愆度
违反法度、准则。周书·苏绰传:“百揆諐度,公惟大録。”
《漢語大詞典》:愆犯
因过失而触犯刑律。《隋书·高祖纪下》:“其诸司论属官,若有愆犯,听於律外斟酌决杖。”
《漢語大詞典》:愆戾
罪戾,罪过。三国志·蜀志·刘封传“遂表辞 先主 ,率所领降 魏 ”裴松之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臣委质已来,愆戾山积。”宋书·王僧达传:“书不入於学伍,行无愆戾。”清史稿·世祖纪二:“朕既知有过……未能省改,过端日积,愆戾愈多,是朕之罪一也。”
分類:罪过
《漢語大詞典》:愆忘
违反,不遵守。语本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明史·王应熊传:“亦非因循於夙习之故,实愆忘於旧章之过也。”
《漢語大詞典》:愆仪(諐儀)
越礼,违失礼仪。 清 曾国藩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辈》诗:“壹志事呻吟,諐仪任嘲駡。”
《漢語大詞典》:负愆(負愆)
亦作“ 负諐 ”。 犹负罪。 宋 汪藻 《谢永州再任宫祠表》:“伏念臣推数奇穷,负愆深重,捫心无可言者,擢髮皆自取之。”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丧葬大事,都未尽心毫末。负諐高厚,尚復何言。”
分類:负罪
《國語辭典》:盖愆(蓋愆)  拼音:gài qiān
掩饰罪行不使别人知道。语本《书经。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
《漢語大詞典》:悔愆
过失。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鸟飞止茂林,鱼游止深渊;步止辞跲躓,语止絶悔愆。”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愆阙(愆闕)
(1).过错。三国志·魏志·曹洪传“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臣仰视天日,愧负灵神,俯惟愆闕,慙愧怖悸。”
(2).缺失。《宋史·河渠志七》:“连岁雨泽愆闕,江湖退缩,渠形尤亢。”
分類:过错缺失
《漢語大詞典》:愆负(愆負)
过失。三国志·魏志·满宠传“初, 彧融 闻考掠 彪 ,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 宠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 杨公 积德之门,身为名臣,纵有愆负,犹宜保祐。”
分類:过失
《國語辭典》:愆义(愆義)  拼音:qiān yì
不合正道,违反道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漢語大詞典》:愆则(諐則)
越轨。 南朝 梁 沈约 《大观舞歌》:“举无諐则,动无失正。”
分類:越轨
《漢語大詞典》:愆谬(愆謬)
错误,过失。语本《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新唐书·阎立德传:“﹝ 用之 ﹞初为 彭州 参军,尝摄録事,一日纠愆谬不法数十事,太守以为材。”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接於目而睹,则戒慎其仪容;接於耳而闻,则恐惧有愆谬。”
分類:错误过失
《漢語大詞典》:愆瑕
过错。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其有往世愆瑕,无穷寃对,咸承懺涤,并使和平。” 前蜀 杜光庭 《先锋王承燧为祖母九曜醮词》:“於成生孕育之间,寧无凶吉;在应护居栖之内,必有愆瑕。”
分類: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