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契合金兰(契合金兰)  拼音:qì hé jīn lán
契合,情志相投。金兰,结盟兄弟。契合金兰形容朋友情意相投合,如兄弟一般。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出:「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也作「契若金兰」。
《国语辞典》:契若金兰(契若金兰)  拼音:qì ruò jīn lán
形容朋友情意相投合,如兄弟一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也作「契合金兰」。
《国语辞典》:居今稽古  拼音:jū jīn jī gǔ
处于今世而与古人之意相符合。语本《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
《国语辞典》:金兰之交(金兰之交)  拼音:jīn lán zhī jiāo
情意相投的好朋友。如:「他们因性格相近,兴趣相合而结为金兰之交。」
《国语辞典》:心有灵犀(心有灵犀)  拼音:xīn yǒu líng xī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参见「心有灵犀一点通」条。元。于伯渊〈点绛唇。漏尽铜龙套。赚煞〉:「花月巧梳妆,脂粉娇调弄,没乱杀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灵犀一点通。」
《国语辞典》:天心和合  拼音:tiān xīn hé hé
与上天的心意相合无间。《西游记》第三七回:「且去开了仓库,赈济黎民;悔过前非,重兴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顺风调。」
《国语辞典》:知心著意  拼音:zhī xīn zháo yì
情意相合,相互关心。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那仓公扁鹊成何济,也无过草树根皮,怎比得玉天仙知心著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等我团熟了他,牵与师父,包你像意。老和尚道:『这才是知心著意的肉。』」
《国语辞典》:合板眼  拼音:hé bǎn yǎn
板眼,音乐的节拍。合板眼比喻与人的心意相符合。《金瓶梅》第六八回:「这西门庆听了,见粉头所事,合著他的板眼,亦发欢喜。」
《國語辭典》:非意相干  拼音:fēi yì xiāng gān
无意的冒犯。《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馀,而必非意相干也。」
《國語辭典》:反话(反話)  拼音:fǎn huà
故意说的与自己心意相反的话。如:「他说不希望你陪他去,那是反话,你可别信。」
《國語辭典》:歙漆阿胶(歙漆阿膠)  拼音:shè qī ē jiāo
歙县的漆与东阿的胶,胶漆相黏。比喻情投意合。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二。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