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19
典故
40
词典
1299
佛典
295
其它
85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意中人
纵意
动意
意想
合意
笃意
台意
禅意
在意
细意
达意
举意
睿意
信意
信意
《國語辭典》:
意中人
拼音:
yì zhōng rén
1.心中所思念或属意的人。晋。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诗:「念我意中人,相去不寻常。」
2.心中所爱恋的人。宋。
柳永
〈
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
〉词:「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
分類:
意中人
心中
心里
眷恋
爱慕
属意
异性
《漢語大詞典》:
纵意(縱意)
任意。谓思想毫无拘束。 三国 魏
刘伶
《酒德颂》
:“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事类
》
:“ 扬 班 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列膏腴。” 明
刘基
《夏日杂兴》
诗之二:“人生纵意惟疎嬾,莫遣门多长者车。” 鲁迅
《〈三闲集〉序言》
:“但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却确乎很少见。”
分類:
任意
思想
毫无
无拘束
《國語辭典》:
动意(動意)
拼音:
dòng yì
生气。《金瓶梅》第二一回:「今日早请了俺两个到他家,娘儿每哭哭啼啼跪著,恐怕你动意,置了一杯水酒儿,好歹请你进去,陪个不是。」
分類:
起意
含有
费心
变意
意向
意趣
《國語辭典》:
意想
拼音:
yì xiǎng
意料、想像。《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分類:
意想
料想
想象
《國語辭典》:
意想不到
拼音:
yì xiǎng bù dào
没料想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有那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似司马相如的,分定时,不要说寻媒下聘与那见面交谈,便是殊俗异类,素昧平生,意想不到的,却得成了配偶。」《文明小史》第五回:「我们见到此间闹出这们一个乱子,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分類:
意想不到
料想
想不到
料到
《國語辭典》:
合意
拼音:
hé yì
1.表达心意。《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2.具有相同的意愿。汉。陆贾《新语。本行》:「周流天下,无所合意。」《红楼梦》第三七回:「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赶情说了大家合意。」
3.满意、合乎心意。《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你那个叫翠环,都是雪白的皮肤,很可爱的。你瞧他的手呢,包管你合意。」《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提起笔来,意思是有,无奈做来做去,总不合意。」
分類:
合意
意愿
迎合
表达
迎合人意
共同
达思
着意
心意
思想
人意
中意
《漢語大詞典》:
笃意(篤意)
(1).隆情厚谊。 汉
孔融
《与诸卿书》
:“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篤意。”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
:“ 康 曰:‘昔与足下年时相比,以数面相亲。足下篤意,遂成大好。’”
(2).专心致志。 宋
蔡绦
《
铁围山丛谈
》
卷五:“我始悔不从之学,用是篤意於神仙事也。” 宋
岳珂
《
桯史·张贤良梦
》
:“﹝ 张 ﹞仕既不甚达,益篤意植媺貤庆,以遗后人。”
分類:
专心致志
《国语辞典》:
台意(台意)
拼音:
tái yì
对别人意见的敬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莫若多以金帛相酬,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先生台意若何?」
分类:
人意
意见
敬称
王实甫
《漢語大詞典》:
禅意(禪意)
犹禅心。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诗:“溪花与禪意,相对亦忘言。” 明
何景明
《吹笙》
诗:“幽心与禪意,凄切转关情。”
分類:
禅心
《國語辭典》:
在意
拼音:
zài yì
1.留意、注意。《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二弟切宜小心在意,勿犯曹公军令。」《西游记》第五回:「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
2.介意。《红楼梦》第八○回:「今(见)香菱撞来,也略有些惭愧,还不十分在意。」
分類:
在意
留意
放在心上
《漢語大詞典》:
细意(細意)
(1).琐屑隐微的意思。
《
后汉书·班彪传
》
:“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南史·范晔传》
:“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2).犹细心。 北魏
贾思协
《
齐民要术·作豉
》
:“豉法难好易坏,必须细意人,常一日再看之。” 唐
杜甫
《白丝行》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跡。” 清
赵翼
《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
》
:“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
分類:
琐屑
细心
隐微
意思
《國語辭典》:
达意(達意)
拼音:
dá yì
表明意思。《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序》:「六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分類:
表达
达心
达心意
心意
达意
意愿
《國語辭典》:
举意(舉意)
拼音:
jǔ yì
1.决定。元。李文蔚《蒋神灵应。楔子》:「今因秦将苻坚领雄兵百万,入寇为害,吾神举意助晋。」
2.随时、随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诸色杂卖》:「夏月则有洗毡淘井者,举意皆在目前。」
分類:
动念
《漢語大詞典》:
睿意
圣明的意旨;皇帝的意思。 宋
苏舜钦
《乞用刘石子弟》
:“於是伏望陛下断自睿意,詔有司於西郊备礼致祭,陛下出次素服,西向举哀。” 明
叶盛
《
水东日记·王元章画梅
》
:“应制题梅诗曰:‘猎猎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胡儿冻死 长城 下,谁信 江 南别有春。’睿意极眷赏之。”
分類:
圣明
意旨
意思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信意
申述或显示意愿。信,通“ 伸 ”。
《
韩非子·十过
》
:“不穀之国虽小,卒已悉起,愿大国之信意於 秦 也。”
《
后汉书·郭杜孔张等传论
》
:“ 堪 之临财, 范 之忘施,亦足以信意而感物矣。”
分類:
申述
显示
示意
意愿
《國語辭典》:
信意
拼音:
xìn yì
1.诚意。《资治通鉴。卷七八。魏纪十。元帝咸熙元年》:「我要自当以信意待人,但人不当负我耳,我岂可先人生心哉!」
2.任意。宋。
陈起
湖上即事
诗:「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元。谷子敬〈醉花阴。殢酒簪花异乡客套。刮地风〉曲:「信意忘怀,听韵悠悠乐声一派。」
分類:
随意
诚意
任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