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鸣不平(鳴不平)
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并发表公正的意见。 宋 陆游 《宝剑吟》:“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一匣有餘地,胡为鸣不平?”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要鸣不平,我比 长虹 可鸣的要多得多。” 马南村 《燕山夜话·古代的漫画》:“他又为自己的穷朋友们鸣不平,因为他们贫无立锥之地,简直寸步难行。”
《國語辭典》:气愤(氣憤)  拼音:qì fèn
生气愤怒。《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病,不久而死。」《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为什么要借外兵来杀中国人,气愤不过,所以要放枪打死了你。」
《漢語大詞典》:抗愤(抗憤)
激昂愤慨。 晋 潘岳 《西征赋》:“ 樊 抗愤以巵酒,咀彘肩以激扬。”文选·范晔〈逸民传论〉:“自后帝德稍衰,邪孽当朝,处子耿介,羞与卿相等列,至乃抗愤不顾,多失其中行焉。” 吕延济 注:“高抗愤怒而不迴顾。”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况輦轂咫尺,姦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愤,义士扼腕。”
分類:激昂愤慨
《國語辭典》:小旻  拼音:xiǎo mín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國語辭典》:抱不平  拼音:bào bù píng
对别人不平的遭遇感到气愤、愤慨,有抑强扶弱的意思。《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晁思才见得出殡甚是苟简,棺木又甚是不堪,抱了不平,说道:『小二官也为了一场人,家里也尽成个家事,连十来两银的棺材也买不起。』」
《漢語大詞典》:惋愤(惋憤)
怨恨愤慨。 宋 苏轼 《策断三》:“贵为将相,而不免囚徒之耻,宜其有惋愤鬱结而思变者,特未有路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焦仲卿》诗,有数病……其后府吏与母永诀,回身入房,此时不知几为徘徊,几为惋愤,而诗之情色,甚是草草。”
《漢語大詞典》:愤怼(憤懟)
愤慨怨恨。隶释·汉陈球后碑 宋 洪适 释:“两碑之前,几二百字可读,其末则文字凋落如晨星相望,岂其间盖有愤懟哀切之语,后来益有所愳而剔之乎?”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而上或吾格,如不耐烦,则愤懟之心生,上下之情暌矣。” 王闿运 《御夷论一》:“强者愤懟而不知救祸之道,弱者输服而不知坐亡之惨。”
分類:愤慨怨恨
《漢語大詞典》:疾愤(疾憤)
痛恨愤慨。 闻一多 《〈女神〉之时代精神》:“啊!这又是何等的疾愤!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沉痛!”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一:“所以表面上似与人生直接最没有关系的新旧浪漫派的艺术家,实际上对人世社会的疾愤,反而最深。”
《漢語大詞典》:忠慨
忠贞愤慨。《晋书·孙绰传》:“今发愤忘食,忠慨亮到,凡在有心,孰不致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温 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
分類:忠贞愤慨
《漢語大詞典》:同忾(同愾)
相同的愤慨。 沈从文 《烟斗》:“另一老同事本来是同他站在一条线上,对于被驱使有着同忾,这时节……也站到科长一边了。”
分類:愤慨
《漢語大詞典》:惭慨(慚慨)
亦作“慙慨”。
(1).羞惭感叹。 南朝 梁 江淹 《为齐王让禅表》:“而旷乘之轨,忽臻於兹,慙慨忧灼,罔识其际。”
(2).羞惭愤慨。魏书·甄琛传:“ 琛 长子 侃 ……随 琛 在京,以酒色夜宿 洛水 亭舍,殴击主人,为司马所劾,淹在州狱, 琛 大以慙慨。”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由是太子迄终以此惭慨,故其嗣不立。”
《漢語大詞典》:极愤(極憤)
极大的愤慨。 唐 柳宗元 《闵生赋》:“ 重华 幽而野死兮,世莫得其伪真。 屈子 之悁微兮,抗危辞以赴渊。古固有此极愤兮,矧吾生之藐艰。”
分類:极大愤慨
《漢語大詞典》:愧愤(愧憤)
羞愧愤慨。晋书·王敦传:“臣每慷慨於遐远,愧愤於门宗。”南史·萧宏传:“ 宏 自 洛口 之败,常怀愧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 湘裙 愧愤,哭欲觅死,举家腾沸。”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公闻 萍 、 瀏 、 醴 事败,击桌愧愤,寝食俱废。”
分類:羞愧愤慨
《漢語大詞典》:拊胸
拍胸。表示愤慨。北齐书·王晞传:“ 晞 令妻答,妻终不言, 晞 以手拊胸而退。”
分類:愤慨
《漢語大詞典》:惋懑(惋懣)
叹惜而愤慨。《魏书·南安王桢传》:“出军淹滞, 肥梁 已陷。闻之惋懣,实乖本图。”
分類:叹惜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