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3—262? 【介绍】: 三国魏谯郡铚人,字叔夜。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迁徙。妻魏长乐亭主,为曹操曾孙女。齐王芳正始间,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与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拒绝山涛推荐,自谓不堪做官。精音律,善鼓琴。友人吕安被诬,康为之辩,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善文,工诗,风格清峻。有《嵇康集》(鲁迅辑本)。
全三国文·卷四十七
康字叔夜,谯国铚人,尚魏宗室。长荣亭主。除郎中,拜中散大夫。景元二年,以《答山涛书》忤司马昭,寻坐吕安事诛。有《集》十五卷。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禅僧。开元间至嵩山,师北宗僧普寂。后居衡山,性懒而食残,时称懒瓒,或懒残。然出言皆契佛理,时人或以为弥陀佛应身。天宝初,入南岳寺为执役僧。肃宗时,曾预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将领取10年宰相,后果应验。卒谥大明禅师。《宋高僧传》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传。《祖堂集》及《景德传灯录》卷三〇收其长篇歌行1首。北宋黄庭坚曾书此歌,明董其昌误断为王梵志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谒嵩山普寂禅师。得心法。寻游衡山。执役南岳寺。历二十年。未尝言劳苦。遂隐居石廪峰。以极道趣。李泌方年少读书。嗜静僻。尝筑室其地。不甚远。夜闻梵呗音。且往见之。正值瓒发牛粪火出芋以啖。而泌拜于前。瓒徐指炉旁地曰。可席此。因分半芋以啖之。无复他语。刺史岁脩祀事岳祠下。而颓石碍行路。石甚钜。遣里胥挽除之。役数百人。瓒悯其骚动。悉谢去。稍举足蹴之。转石抵山下。声若雷震。虎害颇众。瓒独坐召一大虎前伏。出尺箠使衔之曰。宜为吾痛鞭诸所害人者。大虎去。虎暴由是遂绝。世率称神异。卒谥大明禅师。有所著歌词。载传镫录。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明瓒者。未知氏族生缘。初游方诣嵩山。普寂盛行禅法。瓒往从焉。然则默證寂之心契。人罕推重。寻于衡岩闲居。众僧营作我则晏如。纵被诋诃殊无愧耻。时目之懒瓒也。一说伊僧差越等夷。或随众斋餐。或以瓦釜煮土而食。云是弥陀佛应身。未知何證验之。一云好食僧之残食。故残也(残上声呼)或随逐之则时出言语皆契佛理。事迹难知。天宝初至南岳寺执役。尽专一寺之上。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也。如是经二十年。相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瓒所为。曰非常人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山谷。李公情颇知音能辩休戚。谓瓒曰。经音悽怆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自赞而拜瓒。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愈加郑重。唯拜而已。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跪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极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蹬道为大石所拦。乃以数牛縻绊而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术。瓒曰。奚用如许繁为。我始去之。众皆大笑。瓒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开。众僧礼而踊跃。一郡呼为至圣。太守奉如神明。瓒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瓒曰。授我一小箠为尔驱除。众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后以观之。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瓒既去矣。虎亦绝踪矣。李邺公于天宝末肃宗北巡至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颖奔赴行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平王府司马事。肃宗曰。卿为朕师友。今父子三人资卿道义。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泌惧乞游衡岳。诏许之。绝粒数年。遂见瓒焉。后终居相位。一如瓒之悬记矣。敕谥大明禅师。塔存岳中云。
神僧传·卷第七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李沙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先悽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谨敬。唯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栏。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开。寺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箠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挺。皆蹑而观之。才出门见一虎啣之而去。懒残既去虎亦绝踪。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 【介绍】: 契丹迭刺部人,字斯懒。耶律释鲁子,耶律阿保机堂弟。通其父妾,恐事露,与萧台哂等共害其父,而归罪于台哂。阿保机为可汗,授以惕隐。后参与诸弟之乱,处死。
耶律老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撒懒。幼养宫掖,既长,隶太祖帐下,屡有战功。授右皮室详稳,典宿卫。为佐命功臣之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乙室部人,字率懒。世宗时始仕。穆宗应历中,拜乙室大王,兼知兵马事。景宗乾亨元年,北院大王奚底等迎战宋军于沙河,大败,独撒合全军而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仲镇,号懒窝。高宗绍兴初官都昌尉,累迁迪功郎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工词章,与萧之敏唱和。
全宋诗
李鼐,字仲镇,号懒窝(《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宏子。高宗绍兴初官都昌尉。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知溧阳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左朝请大夫致仕李公(宏)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圣传,号疏懒翁。李弥世子。幼颖悟,长于《》学,受知于尚书朱貔孙、京尹吴益,奏补登仕郎。治家严。亦能诗。
王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德维,号懒翁。王炎从兄。学贯经史,为文自出杼轴,晚年唯诵释氏书。有《懒翁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 【介绍】: 辽皇族,字撒懒。耶律吼五世孙。工文词。兴宗重熙末,补牌印郎君。迁同知永州事,禁盗有功,改北面林牙承旨。参与平定耶律重元之乱,累迁长宁宫使,立出纳经画法,公私便之。后改塌母城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103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信道,号嫩堂。英宗治平二年进士。授临海尉。时王安石当国,荐为审官院主簿,逮治郑侠,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神宗元丰初,权监察御史里行,同李定劾苏轼作诗讥讪时事。历知谏院、权直学士院、御史中丞,举劾多私,株连排抵,朝野侧目。后以罪废斥。徽宗崇宁初,起知南康军。终以开边功由龙图阁进待制。有文集。
全宋诗
舒亶(一○四一~一一○三),字信道,号懒堂、亦乐居士(《舆地纪胜》卷一一),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宝庆四明志》卷八)。授临海尉,因手刃犯人自劾弃官。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当国,召为审官西院主簿。七年(一○七四),使熙河括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还,以功改提举两浙常平。八年,入为权监察御史里行,加集贤校理。元丰二年(一○七九),论奏苏轼谢表讥切时事,并上其诗三卷,酿成“乌台诗案”。三年,擢同修起居注,改知谏院(同上书卷三○二)。是年,权侍御史知杂事、知制诰、兼判国子监、判司农寺(同上书卷三一○、三一一、三一三)。五年,试给事中,权直学士院,为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三二五、三二六)。六年,以奏事诈伪追两秩勒停(同上书卷三三五)。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复通直郎,管勾洞霄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起知南康军(《宝应四明志》卷八)。改知荆南,个功迁龙图阁待制。二年卒,年六十三(《东都事略》卷九八)。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近人张寿镛辑有《舒懒堂诗文存》三卷,收入四明约园刊《四明丛书》。《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舒亶诗,散见《乾道四明图经》等典籍。今以《乾道四明图经》所收编入为一卷,他书所录合编为第二卷。并酌参校《舒懒堂诗文存》(简称诗文存)等书。
全宋文·卷二一八○
舒亶(一○四一——一一○三),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治平二年进士,试礼部第一。调临海县尉。元丰五年,知制诰。累官御史中丞。举劾多私,气焰熏灼。后坐罪废斥十馀年,始复通直郎。崇宁元年,起知南康军,改知荆南府。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三二九有传,又见《乾道四明志》卷五,《北宋经抚年表》卷五等。
奚回离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辽奚人,一名翰,字挼懒,奚王忒邻之后。补护卫,累迁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破居庸关,入燕京。回离保乃自立为奚国皇帝,改元天复。后为郭药师所败,被部下杀死。
萧蒲离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后族,字桵懒。萧惠四世孙。孝悌力学,精于文艺。天祚帝乾统间,累征,皆不就。晚年谢绝人事,卜居抹古山,屏远荤茹,潜心佛书。
萧奇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遥辇洼可汗宫分人,字挼懒。由祗候郎君升汉人行宫副部署。天祚帝乾统中授西北路招讨使,击退北阻卜耶睹刮攻扰。又率轻骑奔袭之,大有俘获。后为东北路统军使。
耶律适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人,字撒懒。初为本班郎君。天祚帝乾统中从攻阻卜有功。官至金吾卫上将军。为盗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51 【介绍】: 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米芾子。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受高宗命鉴定法书。善行书。有《阳春集》。
全宋诗
米友仁(一○六九~一一五一),字玄晖,一字君仁,小字虎儿,自号懒拙老人。芾子。文词书画深得家法。早年历知州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滁州。十二年,由将作少监迁屯田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权兵部侍郎。十五年,提举佑神观(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四)。二十一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二),年八十三。《京口耆旧传》卷二、《书史会要》卷六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词学图录
米友仁(1086-1165) 字元晖,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鳌鳌儿、虎儿,自称懒拙老人。祖籍太原,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善画,承父法,稍加已意。书长草隶。父子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墨钩细云,有风雨云烟之势。常自题"墨戏"二字。
全宋文·卷三○八二
米友仁(一○七二——一一五一),原名尹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芾子。幼力学嗜古,精书画,世号为「小米」。宣和中其父上所作《楚江清晓图》,徽宗甚赞之,召为博士,管勾书艺所。绍兴中任将作监丞,历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二十一年卒,年八十。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五四、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二,《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