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袍袄(袍襖)
(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 六朝 , 唐 宋 因之。宋书·孔琳之传:“昔事故之前,军器正用鎧而已,至於袍袄、裲襠,必俟战阵,实在库藏,永无损毁。”
(2).袍和袄。 隋 唐 官定常服。新唐书·车服志:“袍袄之制,三品以上服綾,以鶻衔瑞草,鴈衔綬带及双孔雀。”
《漢語大詞典》:靴帕
亦作“鞾帕”。 后汉书·舆服志下:“ 秦 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絳袙,以表贵贱。”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於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一:“有俟絃歌工化俗,且将鞾帕学论兵。”
分類:武将戎服
《漢語大詞典》:帑抹
戎服的异称。旧唐书·令狐楚传:“诸道新授方镇节度使等,具帑抹,带器仗,就尚书省兵部参辞。”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一作“弩帓”、“奴袜”。
分類:戎服
《漢語大詞典》:紫摽
亦作“ 紫褾 ”。 摽,通“ 标 ”。古代戎服巾帻上的紫色边饰。在军事戒严时佩戴,作为标志。晋书·舆服志:“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摽,摽以繒为之,长四寸,广一寸,腰有络带以代鞶……中官紫摽,外官絳摽。”宋书·礼志五作“紫褾”。
《漢語大詞典》:诘戎治兵(詰戎治兵)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