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戎重
戎公
护戎
无戎
习戎
戎藩
典戎
戎镇
戎节
戎旆
戎骑
禁戎
徙戎
徐戎
戎阵
《漢語大詞典》:戎重
军事重任。南史·谢晦传:“ 晦 闻疾奔波, 谢瞻 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漢語大詞典》:戎公
亦作“ 戎工 ”。 兵事。《诗·大雅·江汉》:“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毛 传:“戎,大;公,事也。” 郑玄 笺:“戎,犹女也,今谋女之事,乃有敏德。”
分類:兵事
《漢語大詞典》:护戎(護戎)
指监察军务的官员。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马侍中》:“莫欲謁护戎否?若謁,即须先言,当为其歧路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跃鱼见木石中:“ 徐州 护戎 陈皋 供奉,行田间遇开墓者,得玛瑙盂。”
《漢語大詞典》:无戎(無戎)
(1).没有相助的人。《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毛 传:“戎,相也。” 郑玄 笺:“犹无相助己者。”
(2).没有战事。左传·僖公五年:“臣闻之,无丧而慼,忧必讎焉;无戎而城,讎必保焉;寇讎之保,又何慎焉。”
《漢語大詞典》:习戎(習戎)
练习武事。晋书·庾翼传:“受任四年,唯以习戎为务。”
《漢語大詞典》:戎藩
军府,幕府。 唐 李搏 《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应笑戎藩刀笔吏,至今泥滓曝鱼鳃。”
分類:军府幕府
《漢語大詞典》:典戎
统率军队。晋书·王浑传:“今陛下出 攸 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预王政……惧非陛下追述先帝、 文明太后 待 攸 之宿意也。”
《韵府拾遗 震韵》:戎镇(戎镇)
旧唐书宪宗纪:韩弘可守司徒兼中书令。弘坚辞戎镇故也。
《漢語大詞典》:戎节(戎節)
兵符。引申指兵权。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授我戎节,制有壃墟。” 唐 元稹 《莺莺传》:“廉使 杜确 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於军,军由是戢。”
分類:兵符兵权
《漢語大詞典》:戎旆
军旗。亦借指战事。 唐 韩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戎旆暂停辞社树,里门先下敬乡人。”
分類:军旗战事
《漢語大詞典》:戎骑(戎騎)
指戎族军队。亦泛指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军队。《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一旦 戎 骑长驱,民心瓦解,误国之罪,谁能任之。”此指 犬戎 军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明妃诗:“其餘皆説和亲之功,谓因此而息戎骑之窥伺。”此指 匈奴 军队。
《漢語大詞典》:禁戎
犹禁军。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乃位当伯,恪处左右,兼掌虎族,禁戎允理。” 晋 潘岳 《杨荆州诔》:“ 魏 氏顺天,圣皇受终,烈烈 杨侯 ,实统禁戎,司管閶闔,清我帝宫。”
分類:禁军
《漢語大詞典》:徙戎
晋 代统治阶级中企图用武力强迫少数民族外迁的一种主张。晋书·江统传:“ 统 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清 项□□ 《〈中西纪事〉叙》:“窃惟驭外之要,不越剿抚二端。乃由前而论,择将之难, 汉文 拊髀而兴叹;由后而论,徙戎之患, 江统 蒿目而生忧。”
《漢語大詞典》:徐戎
(1).古族名。东夷之一。 夏 至 周 分布于今 淮河 中下游。 周 初建立 徐国 ,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 淮 夷等抗 周 。 春秋 时曾为 楚 所败, 周敬王 八年(公元前512年)为 吴国 所并。书·费誓:“徂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 孔 传:“今往征此 淮浦 之夷, 徐州 之戎并起为寇。”
(2).泛指异族。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万乘墨縗,将御 徐 戎之难;六军縞素,咸声 义帝 之寃。”此指 金 人。
《漢語大詞典》:戎阵(戎陣)
见“ 戎陈 ”。
《漢語大詞典》:戎陈(戎陳)
亦作“ 戎阵 ”。 军伍;战阵。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身率诸军攻 祁山 ,戎阵整齐。”南史·张邵传:“但以不武,受命统军,戎阵之间,不容缓服。”
分類:军伍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