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成交量  拼音:chéng jiāo liàng
1.成交的数量。
2.股票术语。股市上指一天内某股的成交股数。
《国语辞典》:押汇(押汇)  拼音:yā huì
买卖双方成交后,卖方持有关凭證或汇票向银行贴现或由银行承兑,称为「押汇」。现今商场上,多指出口押汇,也就是出口商将信用状及附带的单据文件,如提单、保险单、汇票、货运单据等,「押」给银行,而由银行承购或贴现,支付出口商货款。
《国语辞典》:活门儿(活门儿)  拼音:huó mén ér
旧社会买卖婢妾时,买主和卖主在成交后,经常保持来往关系,称为「活门儿」。
《国语辞典》:股价(股价)  拼音:gǔ jià
股票市价。指股票在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的最终成交价格。股价系由供需决定,并且只要有交易,股价即随之调整,故股价随时在变动。
《国语辞典》:怠忽职守(怠忽职守)  拼音:dài hū zhí shǒu
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负责或无法完成交付的任务。如:「他因怠忽职守,所以被解雇了!」
《国语辞典》:成交总值(成交总值)  拼音:chéng jiāo zǒng zhí
股票术语。股市上指證券交易所某一日成交的总金额。
《国语辞典》:开盘价(开盘价)  拼音:kāi pán jià
股票术语。指某种股票在交易日当天的第一笔成交价格。
《国语辞典》:交易税(交易税)  拼音:jiāo yì shuì
政府对已成交的买卖所徵收的税。如證券交易税。
《國語辭典》:打圆场(打圓場)  拼音:dǎ yuán cháng
替人调解纷争或撮合事情。《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后来那两个监场的道台,彼此商量了一回,齐说:『这事情闹到大帅跟前,恐怕弄僵,不好收场。』便挺身出来,打圆场。」《文明小史》第九回:「众百姓见绅士出来打圆场,果然一齐住手。」也称为「打圆盘」。
《國語辭典》:期货(期貨)  拼音:qí huò
买卖交易完成后,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内交付的货物。期货交易必须在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市场内进行,由交易所的经纪人公开叫价,然后由买卖双方各买进或卖出一个契约,完成交易。交易的商品包括各种指数、外币、贵重金属以及原油、大豆、棉花、小麦等。
《國語辭典》:生意口  拼音:shēng yì kǒu
以诱惑人交易为目的的油滑言辞。如:「您可别拿我所说的当生意口,不信您只管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