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双标(雙標)
华表。因其成对,故称。古人在合葬时常施之于墓。 清 冯桂芬 《复潘少宰书》:“近 王惕甫 《碑板广例》,皆歷举 唐 人合葬双标之义,以纠 黄 汪 之疎,是从俗,双标未为无本。”参见“ 双表 ”。
《漢語大詞典》:双表(雙表)
华表。通常成对,故称。文选·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 李善 注引古今注曰:“ 尧 设诽谤之木,今华表也,以横木交错柱头。古人亦施之于墓。”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仇兆鳌 注:“双表,谓墓表。” 唐 刘禹锡 《祭福建桂尚书文》:“双表何在? 虎丘 之下。”参见“ 双标 ”。
分類:华表成对
《漢語大詞典》:对属(對屬)
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律度对属,无不精絶。”
《漢語大詞典》:俪皮(儷皮)
成对的鹿皮。古代用为聘问、酬谢或定婚的礼物。仪礼·士冠礼:“乃礼宾以壹献之礼,主人酬宾束帛、儷皮。” 郑玄 注:“儷皮,两鹿皮也。”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鴈,如纳采礼。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三国 蜀 谯周 《古史考》:“ 伏羲 制嫁娶,以儷皮为礼。”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古者儷皮为礼,后世易以玉帛,遂有千纯百璧之侈。”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凡两家判合者以儷皮通其仪,为酒食召其亲友而号告之。”
《漢語大詞典》:鸾双(鸞雙)
成对的鸾鸟形饰物。 宋 张至龙 《拟韩偓体》诗:“一声阿鹊颤鸞双,学调新词未得腔。”
《國語辭典》:并禽(並禽)  拼音:bìng qín
在一起的两只鸟。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漢語大詞典》:对笔(對筆)
指品种配套、成对出售的笔。《解放日报》1984.8.25:“丰华圆珠笔厂为迎接新学年到来,特赶制了三种价廉物美的活动铅笔、圆珠笔对笔,售价每对八角八分到三元,外加新型包装盒。”
《漢語大詞典》:璧丽(璧麗)
成对的璧玉。喻日月。 唐 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國語辭典》:假对(假對)  拼音:jiǎ duì
一种对偶,假音同或音近之字,并假托他义以相对,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假耶为爷,以与子对,并假流离为鸟名,以与兽名之狼狈对。
《国语辞典》:托叶(托叶)  拼音:tuō yè
叶柄与茎枝连接处的附属构造,多成对著生,绿色,小叶状,鳞片状或针刺状。
《漢語大詞典》:连偶(連偶)
连而成双,使成对偶。《后汉书·蔡邕传》:“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国语辞典》:双活(双活)  拼音:shuāng huó
在棋赛中,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时,以互不侵犯的方式,使双方均为活棋,称为「双活」。
《國語辭典》:匹禽  拼音:pǐ qín
鸳鸯的别名。参见「鸳鸯」条。
分類:成对
《国语辞典》:自净作用(自净作用)  拼音:zì jìng zuò yòng
自然界中有机性废弃物,受本身及自然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被分解成对于人体无害的另一种物质,称为「自净作用」。
《国语辞典》:偶鳍(偶鳍)  拼音:ǒu qí
水生脊椎动物两侧成对的鳍。如胸鳍、腹鳍等。
《国语辞典》:优地槽(优地槽)  拼音:yōu dì cáo
地质学上指正地槽内中靠海一侧的地槽成对地槽,沉积深海中的厚层沉积物,具有剧烈火山活动,因此形成造山运动的主要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