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肺活量  拼音:fèi huó liàng
在尽力吸气之后能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可因个体差异而异。疾病如神经肌肉的问题影响呼吸的力度,肺活量便会降低。
《國語辭典》:半大不小  拼音:bàn dà bù xiǎo
中等大小。《醒世姻缘传》第六回:「每月三两银子,赁了一所半大不小的房子。」
《國語辭典》:半路出家  拼音:bàn lù chū jiā
1.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自幼出家的?还是有过丈夫,半路出家的?」
2.比喻中途转业改行。《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巧成祸》:「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漢語大詞典》:大老爷们儿(大老爺們兒)
方言。指成年以上的男子。《侯宝林相声选·婚姻与迷信》:“要形容男人:男子汉大丈夫、大老爷们儿、大小伙子、大学生、一落生就是个大胖小子。”《曲艺》1984年第9期:“象话吗?头次见面让姑娘花钱?好赖咱也是个大老爷们儿!”
《国语辞典》:待字闺中(待字闺中)  拼音:dài zì guī zhōng
语本《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待字闺中」即称女子未有婚嫁之约。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方子云诗》:「宛如待字闺中女,知有团圞在后头。」
《漢語大詞典》:丁婢
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婢女。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居作者,差以三等……二十以上,为丁。丁奴,三当二役;中奴,丁婢,二当一役。”
《國語辭典》:女大难留(女大難留)  拼音:nǚ dà nán liú
旧时以为女子长成之后,终须出嫁,不能久留家中。元。关汉卿普天乐。小娘子说因由套〉:「夫人你得休便休,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来女大难留。」也作「女大不中留」。
《國語辭典》:女大不中留  拼音:nǚ dà bù zhòng liú
旧时以为女子长成之后,到了适婚年龄理当出嫁,不应该留在家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元。无名氏《碧桃花。楔子》:「(正旦唱)则著我独立花前黯自愁,泪不住点儿流。(做背科,唱)他须是我天缘配偶,常言道『女大不中留』。」也作「女大难留」。
《國語辭典》:女长须嫁(女長須嫁)  拼音:nǚ zhǎng xū jià
旧时社会认为女子长大成年,到了适婚年龄,即应当出嫁。《五灯会元。卷一六。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也作「女大须嫁」。
《國語辭典》:男子汉(男子漢)  拼音:nán zǐ hàn
1.对男人的俗称。《金瓶梅》第一六回:「他头一件,孝服不满;第二件,你当初和他男子汉相交。」《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有妻莫大姐,生得大有容色,且是兴高好酒,醉后就要趁著风势,撩拨男子汉,说话勾搭。」
2.有大丈夫气概的人。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男子汉也有个立身扬名时节。」《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漢語大詞典》:男大须婚(男大須婚)
男子长大成年后总要娶亲成家。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閒工夫,更説无生话。’”《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人生大礼。”亦作“ 男大当婚 ”、“ 男大当娶 ”。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自古道:男大当婚,女长须嫁。 润玉 年已及笄,要觅一婿。”《好逑传》第八回:“古语説得好:男大当婚,女大须嫁。侄女年虽不大,也要算做及笄之时。”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男大当娶,女大当聘,你六十九了,白活!”
《漢語大詞典》:十个光棍九个倔(十個光棍九個倔)
谓未婚的成年男子,大多性格古怪、执拗。 柳青 《狠透铁》十:“你没听说吗?十个光棍九个倔。古怪,独来独往,爱抬杠,你说东来他偏西。”
《漢語大詞典》:设笄(設笄)
谓用簪子束发。古代成年之礼。仪礼·士冠礼:“宾揖之,即筵坐櫛,设笄,宾盥正,纚如初。” 贾公彦 疏:“凡诸设笄有二种,一是紒内安髮之笄;一是皮弁爵弁及六冕固冠之笄。”
《漢語大詞典》:身丁税
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因所交纳有钱或实物之不同,亦称身丁钱、身丁米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朝的赋税……二税(指田税)以外,另有身丁税、各种杂税和徭役。”
《漢語大詞典》:鬈首
古时成年女子平日家居时的发式,将头发分开结束,垂在两侧。礼记·杂记下:“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燕则鬈首。” 孔颖达 疏:“燕则鬈首者,谓既笄之后,寻常在家燕居,则去其笄而鬈首,谓分髮为鬌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