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赴节(赴節)  拼音:fù jié
1.赴,应合。赴节指应合其节奏。《文选。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
2.全力保全节义。《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雄臣驰驽,义夫赴节。」
《漢語大詞典》:斗场(鬥場)
亦作“鬪场”。亦作“鬭场”。 战场。新唐书·郭子仪传:“且地狭阸,裁数百里,险不足防,适为鬭场。”太平广记卷三一○引《河东记·马朝》:“及战, 鄆 师小北,而 士俊 连中重疮,仆於鬪场。”
分類:战场
《漢語大詞典》:归士(歸士)
从战场回来的士兵。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振旅劳归士,受爵 藁街 传。”
《漢語大詞典》:归旅(歸旅)
从战场归来的部队。 宋 王圭 《次韵和元厚之平羌》:“零雨未蒙音已捷,不劳归旅咏 周公 。”
《國語辭典》:上阵(上陣)  拼音:shàng zhèn
上战场打仗。《元曲选。小尉迟。第四折》:「常言道上阵无过子父军,只待一鞭儿把番兵杀尽,扶宇宙定乾坤。」后亦引申为参与某种竞赛或活动。如:「下回比赛,轮到谁上阵?」
《國語辭典》:临场(臨場)  拼音:lín chǎng
当场,在现场。如:「他因缺乏临场经验,所以表现并不理想。」
《漢語大詞典》:趋战(趨戰)
谓快速急进奔赴战场,仓促应战。孙子·虚实:“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金史·叛臣传·窝斡:“乃闻不就贼趋战,而驻兵闲缓。”
《国语辞典》:巨港  拼音:jù gǎng
1.大港。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2.城市名。(Palembang)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摩夕河畔,距河口约九十公里。印尼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涨潮时可通海轮。有炼油、橡胶、造船、纺织、机器等工业,输出原油及其制品、橡胶、咖啡、胡椒等。名胜古迹有大清真寺和苏丹墓。也称为「巴邻旁」。
《漢語大詞典》:阵俘(陣俘)
战场上俘获的敌兵。 清 戴名世 《画网巾先生传》:“岁庚寅夏,四营兵溃於 邵武 之 禾坪 , 池凤阳 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 杨名高 。”
分類:战场俘获
《國語辭典》:挨揍  拼音:āi zòu
被打。如:「他出言不逊,惹火了别人,结果自己挨揍。」
分類:战场败仗
《漢語大詞典》:真枪实弹(真槍實彈)
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弹药。多比喻实战。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尽管有真枪实弹与纸上硝烟的不同,却同样要以活鲜鲜的生命相搏击的。”
《漢語大詞典》:行军灶(行軍竈)
部队在战场或野外训练时临时搭建的小型炉灶。 白朗 《八烈士》:“架锅的架锅,拾柴的拾柴,一会的工夫,一个三根粗柳条筑起的行军灶便筑了起来。”
《国语辞典》:炮火连天(炮火连天)  拼音:pào huǒ lián tiān
形容战事频仍激烈。如:「红十字会在炮火连天的国家中,扮演著紧急救难的角色。」也作「炮火连天」。
《国语辞典》:抛戈弃甲(抛戈弃甲)  拼音:pāo gē qì jiǎ
在战场上打了败战。《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便传主将已没,情愿投降。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也作「抛戈卸甲」。
分类:战场
《国语辞典》:披挂上阵(披挂上阵)  拼音:pī guà shàng zhèn
挂,指铠甲。「披挂上阵」指上战场作战。后引申为参加某种竞赛或活动。如:「经理亲自披挂上阵与客户洽商,终于谈成这笔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