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舟共济(同舟共濟)  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
比喻同心协力,共图解救,战胜困难。参见「同舟而济」条。《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毋丘俭传》裴松之注引〈文钦与郭淮书〉曰:「夫当仁不让,况救君之难,度道远艰,故不果期要耳。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福痛已连,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国语辞典》:人众胜天(人众胜天)  拼音:rén zhòng shèng tiān
会聚众人之力可战胜自然。《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国语辞典》:伏虎降龙(伏虎降龙)  拼音:fú hǔ xiáng lóng
喻有极大的本领,能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也作「降龙伏虎」。
《国语辞典》:捲甲重来(捲甲重来)  拼音:juǎn jiǎ chóng lái
比喻战败后重新整顿兵力,以求战胜。《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兵家胜败真常事,捲甲重来未可知。」
《国语辞典》:狼居胥山  拼音:láng jū xū shān
山名。汉代名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简称为「狼胥」、「狼山」。
《国语辞典》:节节胜利(节节胜利)  拼音:jié jié shèng lì
不断地战胜。如:「援军到达之后,我军士气大增,节节胜利。」
分类:不断战胜
《国语辞典》:胜负乃兵家常事(胜负乃兵家常事)  拼音:shèng fù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战胜或战败,乃是作战者常碰到的事。比喻事情不可能总是成功的。多用以鼓励人不要因一时失败而灰心丧志。《三国演义》第九三回:「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忧。」也作「胜败乃兵家常事」。
《国语辞典》:同船济水(同船济水)  拼音:tóng chuán jì shuǐ
比喻同心协力,共图解救,战胜困难。参见「同舟而济」条。《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同船济水,将谁与易?」
《国语辞典》:以众克寡(以众克寡)  拼音:yǐ zhòng kè guǎ
用众多的军队战胜少数的兵马。《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王室。」
《国语辞典》:以柔克刚(以柔克刚)  拼音:yǐ róu kè gāng
用柔弱之道战胜刚强。如:「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拳术。」也作「以柔制刚」。
《国语辞典》:以少克众(以少克众)  拼音:yǐ shǎo kè zhòng
用少数的兵力战胜众多的敌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国语辞典》:征服者  拼音:zhēng fú zhě
战胜者。如:「他以征服者的姿态莅临会场。」
分类:战胜
《漢語大詞典》:俘庙(俘廟)
古代一种礼仪。作战胜利后在太庙献俘告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太祖 遣学士 李瀚 就问俘庙之仪,庶同参酌。”
《國語辭典》:过五关(過五關)  拼音:guò wǔ guān
1.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叙述蜀将关羽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离开许昌,奔向河北。一路上历经五处关隘,先后斩杀六员曹操的大将,最终脱险而出。
2.一种骨牌的游戏。《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却坐又坐不安,睡又睡不稳,没法儿只拿了一付骨牌,左一回右一回的过五关儿。」
《國語辭典》:过五关斩六将(過五關斬六將)  拼音: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本指关羽护送刘备二位夫人寻找刘备,因无曹操的通行令,所以一路上遭到守关将领的拦截。关羽所经关隘五处,斩将六名,后终与刘备相会。见《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比喻突破重重难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六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
《國語辭典》:过关斩将(過關斬將)  拼音:guò guān zhǎn jiàng
克服一连串的困难,达成目标。后比喻事情非常顺利。如:「他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夺得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