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版尹  拼音:bǎn yǐn
职官名。古代掌管户籍的官吏。唐。柳宗元 梓人传:「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
《漢語大詞典》:白着(白著)
亦作“ 白箸 ”。 指不占户籍的流民。 清 黄生 义府卷下:“按白著,谓流民不占户籍,别於土著者,故谓之白著。此举本以搜括逃亡逋负为名,虽著籍不欠租者,亦指为逃亡而取之。故谓此等人户为白著,以掩其掊克之迹也。”
分類:户籍流民
《漢語大詞典》:诡窜(詭竄)
谓假托和窜改姓名、户籍。 明 王祎 《婺州路均役记》:“而又富民之田,又不肯自名其税,假立名户,託称兄弟所分,与女子所受,及在城异乡人之业,飞寄诡窜,以避差徭。”
《國語辭典》:浮浪人  拼音:fú làng rén
轻浮流荡,不务正业的人。如:「他镇日游手好閒,是个浮浪人。」
《漢語大詞典》:村伍
村户。古代户籍以五家为“伍”,故称。《宋书·孝义传·蒋恭》:“ 晞张 封筒远行,他界为刼,造衅自外,贜不还家,所寓村伍,容有不知,不合加罪。”
分類:户籍五家
《漢語大詞典》:点籍(點籍)
按户籍点派。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四章:“若夫应兵点籍,则凡有国之世,视为义务。”
分類:户籍
《漢語大詞典》:民甲
指住民户籍。甲,旧时地方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清史稿·食货志一:“ 苗 人寄籍内地,久经编入民甲者,照民人一例编查。”
《漢語大詞典》:连伍(連伍)
(1).谓车骑连续不断。
(2).古代户籍以五户为伍,连伍指连坐同伍。晋书·段灼传:“重行不顺时之令,竟连伍之刑。”
《漢語大詞典》:括比
查编户籍。魏书·张普惠传:“ 淮 南九戍、十三郡,犹因 萧衍 前弊,别郡异县之民错杂居止。 普惠 乃依次括比,省减郡县,上表陈状,詔许之。”
分類:编户户籍
《漢語大詞典》:着帐郎君(著帳郎君)
辽 时管理抄没户籍的人户的官员。辽史·国语解:“凡世官之家及诸色人,因事籍没者为著帐户,官有著帐郎君。”
《漢語大詞典》:着帐户(著帳户)
辽 时被抄没户籍的人户。辽史·国语解:“凡世官之家及诸色人,因事籍没者为著帐户,官有著帐郎君。”
《漢語大詞典》:箸土傅籍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
《漢語大詞典》:帐史(帳史)
管理户籍财务的官吏。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有府八人,史十六人,帐史二人,知籍,按帐目捉钱。”
《國語辭典》:亡命之徒  拼音:wáng mìng zhī tú
1.逃亡在外的人。《周书。卷三七。郭彦传》:「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馀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2.比喻不顾性命作奸犯科的人。《旧唐书。卷一八一。乐彦祯传》:「从训又召亡命之徒五百馀辈,出入卧内,号为『子将』。」《旧五代史。卷一一四。周书。世宗本纪一》:「诏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阙下,仍目之为强人。」也称为「亡命徒」。
《國語辭典》:亡命  拼音:wáng mìng
1.改变姓名而逃亡。泛指流亡、逃亡。《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张耳尝亡命游外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张敞亡命,坐致朱轩。」
2.逃亡的人。《文选。扬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
3.作奸犯科,不顾性命的人。《新唐书。卷一一六。王及善传》:「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戳善良,天下疾之。」《花月痕》第四二回:「当初员逆倡乱,结了五个亡命,号为五狗。」
《漢語大詞典》:随民户(隨民户)
指失去户籍的流民户。《元典章·圣政二·恒流民》:“随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