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户口调查(户口调查)  拼音:hù kǒu diào chá
户政机关进行清查户口、查对户籍、校正户口的工作。
《国语辞典》:幽灵人口(幽灵人口)  拼音:yōu líng rén kǒu
虽有户籍登录,却无居住事实的人口。如:「每到选举,幽灵人口必然成为讨论的焦点。」
《国语辞典》:设籍(设籍)  拼音:shè jí
设置户籍于某地。如:「他提前在本地设籍,以便投入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分类:户籍
《国语辞典》:户籍法(户籍法)  拼音:hù jí fǎ
关于户籍登录手续的法律。
《国语辞典》:本伍  拼音:běn wǔ
伍,古代户籍以五家为伍。「本伍」即本籍。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咱两个次候查功,如今也讨得个百户,到本伍到任。」
《漢語大詞典》:荒白米
指土地已荒圮,但还须按户籍摊派折实征敛的赋税。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荒白:“赋税中有荒白米,盖以抛荒田地无可办纳之粮;又或田地滨江坍塌,而会计原额之数必不可少,故计荒地所宜纳者,摊派於实徵田地之中,减半以徵,如每米一石加荒白米若干是也。”
《漢語大詞典》:户曹参军(户曹參軍)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宋史·职官志七:“户曹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受纳。”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仲翔 在 蔚州 做官两年,大有声誉,陞迁 代州 户曹参军。”
《漢語大詞典》:籍牌
即户籍牌。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章:“接着,差不多所有加入 日本 籍的人,都在同一天的早晨发现门顶上的籍牌被人抹了柏油。”
分類:户籍
《漢語大詞典》:黑户
指没有户籍的人家。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他对对付付过了快一年,当了快到一年的黑户,还开了一些荒地,种了苞米和土豆。”
分類:户籍人家
《漢語大詞典》:编户齐民(編户齊民)
编入户籍的普通平民。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 宋 、 卫 、 韩 、 梁 ,好本稼穡,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后汉书·仲长统传》:“ 汉 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 清 龚自珍 《保甲正名》:“卿大夫之家,尚不藏甲,编户齐民,何有甲之名?”
《漢語大詞典》:案户比民
清理户籍和人口。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
《國語辭典》:本地人  拼音:běn dì rén
居住在当地的人。如:「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又有一家,是徽州人,姓方,在五河开典当行盐,就冒了籍,要同本地人作姻亲。」
《漢語大詞典》:蔽占
谓隐情谎报户籍。宋史·太祖纪一:“﹝ 建隆 三年五月﹞甲申,詔均户役,敢蔽占者有罪。”
《國語辭典》:匿户(匿戶)  拼音:nì hù
隐匿户口不报而逃税者。《新唐书。卷一三四。宇文融传》:「融由监察御史陈便宜,请校天下籍,收匿户羡田佐用度。」
《漢語大詞典》:却籍(卻籍)
亦作“却籍”。 南朝 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齐高帝 萧道成 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整顿户籍。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参阅通典·食货三
分類:户籍